新华网昆明7月30日电(李滢莹、闫梦、贺子涵、肖颖、易爱竺、雷江玥、白旭)背包、扇子、风铃……左玉伟的店里挂满了精致的竹编产品。一根根竹丝在这位手工艺人的手中来回飞动,经纬交织。


(资料图片)

左玉伟做竹编。

在这个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东莲花村的竹编工艺展示店,从简单牢固的生产生活用品、图案精美的家具摆件到精巧别致的工艺品,无不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我蒙上眼睛也能削竹破篾。”52岁的左玉伟说。与竹编技艺相伴数十载,他坦言,这种熟练是靠日复一日的练习换来的。“你看手上千百道的口子都是被竹子划伤的,有的结痂没长好又被划伤了。”他伸出手给记者看。

左玉伟挑选竹子。

左玉伟出生在一个篾匠家庭,祖辈多从事竹编手艺。他8岁就开始学习竹编,很快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篾匠。

上个世纪80年代,竹编产品很受欢迎,然而随着塑料日常用品的兴起,竹编产品逐渐被替代,很多工匠放弃竹编技艺外出打工。

左玉伟也不例外。在90年代的外出务工潮中,他辗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工作。但他心中还是不能割舍对竹编的牵挂,于是每看到商铺里的工艺品、路人的背包,他都会记在心中,想着将这些现代元素融合到竹编产品中。

“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他说。于是,他外出打工两年后,决定回到村子里继续老本行,并在传统的竹编方法上“耍花样”。

经他之手,茶桌、果篮、字画被做成各式各样的竹编产品,时尚环保又具有烟火气。

左玉伟制作的竹编工艺品。

同时,左玉伟意识到竹编产品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做大做强必须“抱团取暖”,“给农民看到发家致富的希望”。于是他萌生了建立合作社的想法。

起初他家里人不支持,认为这是将自己的“饭碗”拱手相让。但左玉伟坚持自己的想法。

2010年他与其他5位手艺人共同成立了巍山县左氏工艺竹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制作竹编的手艺人提供统一的销售渠道,形成集原材料预处理、加工、精品制作、展示销售于一体的运营模式。发展至今十余年,合作社的竹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带动全村20户参与产业发展,吸引了50多名外地学徒前来学习。

网购兴起后,左玉伟尝试把合作社的产品通过微信、抖音平台进行销售。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些竹编产品很抢手,带来了更多收入。多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目前,合作社每位社员的年收入都有10万元以上,学徒的年收入也有8万余元。

左玉伟还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竹编视频,推广竹编手艺和文化,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体验学习。无论是附近的村民,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学生等,左玉伟从来都是无偿分享他的手艺与知识。

“还有美国大学生来到我们竹编基地体验和学习竹编技艺与文化,然后把我们的竹编作品带回他们国家。”左玉伟说。

左玉伟回忆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学生乌尔茜娅把他的竹编作品带去了学校的展厅。“巍山县一个小小的山沟沟里竹编手艺人的作品能够漂洋过海,远播到美国的大学,是传承中国竹文化中一个不小的突破。”他自豪地说。

此外,他还去到附近贫困山区的小学介绍竹编技艺,将制作好的竹编工艺品作为儿童节礼物送给孩子们,让他们接触、了解竹编,吸引更多人来学习这项技艺。

左玉伟的竹编工艺展示店。

即使合作社经营已步入正轨、慕名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已经编了四十余年的左玉伟仍旧放不下手中这把竹子。现在的他依旧每天做竹编,甚至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人静的时候做出的作品更好。”左玉伟说。

手指翻飞,几下看似简单的翻折,一个精巧的小竹篓就在左玉伟的双手下诞生了。“做竹编越久,人也变得越沉稳冷静。坐下来做竹编的时候,脑子里什么杂念都没有了,只想把竹编做好。”他说。

左玉伟对自己的竹编事业有清晰的规划,“创新”成为他常挂在嘴边的词。去年他开始尝试在竹编作品中加入刺绣等中国元素。指着自己背上的竹编包,他的自豪溢于言表:“这个包型和编法全部是我原创的,特别受顾客欢迎。我们必须要不断创新,融入新时代,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竹编产品。”

面对如今可以短时间内实现大批量产的现代技术,这位坚守竹编手艺四十多年的篾匠并未表露出抵触。相反,他正计划引进合适的技术设备完成部分简单的制作流程,设计与编制等工序仍由人工完成,进而实现现代效率与手工精制的有机融合。

谈到自己的愿望,左玉伟坦言:“我没有太大的追求,就是希望能把合作社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劳动力,特别是把村里的留守老人动员起来,为他们增加一些收入。”

站在家门口的题着“左氏工艺,弘扬工匠精神”的牌匾下,左玉伟想了一下补充说,还希望把自己的竹编工艺推广出去,“不仅把竹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给更多人,更把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手艺人的质朴精神和奉献品质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