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媒体评论员)

近日,一则“外卖女骑手深夜送餐却被盗车”的视频在网络传播。视频显示,一名身穿外卖服、戴着头盔的女子倚靠在街边电线杆上大哭,随后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地哭喊起来。但此事很快迎来反转。经湖南怀化市公安局鹤城分局网安大队核实,该视频信息为谣言,系由网民周某某等三人策划拍摄的虚构事实。目前,相关当事人因涉嫌编造发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柏拉图有句名言,“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在自媒体时代,这句话或许可以改为,“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流量”。但这流量也有是非善恶之分,它取决于故事的真假与价值观。显然,靠炮制不实信息卖惨博同情,这样的流量就是“带毒”的流量,应该予以取缔打击。

自媒体给许多人带来了平等的表达机会,收益与流量挂钩的机制,也让许多人尝到了用新媒体表达的甜头。但这也同时激发了一些人内心深处的阴暗面:为了流量,无底线地编剧本、搞摆拍、极致夸大与渲染,靠卖惨来赚取收益。这又会直接伤害社会的协作与信任机制。

仅是这段时间,就有“女子遭陌生男子要求陪酒”“主播直播时被绑架殴打、威胁活埋”以及前述“女骑手电动车被偷”等事件,尽管这些摆拍行为已经被拆穿,涉事主播遭到了处罚,但其给社会秩序与世道人心造成的伤害,却不容小觑。

这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那种靠虚构或渲染苦难来博取同情的做法。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看到他人苦难,很难不产生同情心。一些短视频博主深谙人类情感的这种特征,精心策划之下,各种卖惨式内容就大摇大摆地出街了。

由于环卫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天然是具有社会关注度的群体,一些自媒体就把博同情的心思用在了他们身上。在具体操作中,用极端化的演绎或片面化的描述来放大他们在公众刻板印象中“不易”的一面,有意将大众的情绪锚定在愤慨或同情的方向。外卖女骑手深夜被盗车崩溃大哭,正是这种“套路”的典型使用。

但事实上,从社会劳动分工层面,他们只是社会就业体系中的一分子,辛苦也好不易也罢,当事人冷暖自知。但将大众印象中的“辛苦”夸大、渲染为“悲惨”,可能并不能代表这些群体的真实形象。何况,很多自媒体的真实动机并不是为他们赢得关注,而只是将其作为消费的素材,本质上是利用这些职业的关注度,用夸张化的演绎和表达,利用“同情”的社会情绪博取流量。

而外卖骑手作为大众关注度最高的职业群体之一,因其规模庞大、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自媒体用以摆拍卖惨的“重灾区”,也经常成为被“苦难化”获取流量最好的标签。社会尤其要警惕将此类大众化职业过度“苦难化”,以获取流量的行为。

对于这些自媒体摆拍虚构或者夸张演绎,应当明确,技术没有原罪,但是,自媒体账号应该有所约束,不能让他们在网络上继续“兴风作浪”了。

今年3月份开展的清朗专项行动明确指出,集中清理整治存在真假难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等信息内容导向问题的短视频;7月,中央网信办又专门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要求“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这些明文规定,为虚假短视频划定了红线,自媒体博主当自觉遵守,平台也要履行好审核把关责任,严厉打击此类行为。

任何行为都有道德法律的规范,拍短视频、做自媒体也不例外。对于那些靠恶意摆拍、夸张演绎混淆社会视听、误导公众情绪的行为,相关主体要强化治理合力,以通力协作,铲除他们任意妄为的空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