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11日电 题:舞“动”世界,怎样“无声胜有声”表达中国文化?

——专访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中国特殊艺术协会会长邰丽华

作者 李鹏 樊中华

2005年央视春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下称“艺术团”)21位听障舞者共舞的《千手观音》惊艳了全中国,也让残疾人特殊艺术首次走进大众视野。而自2002年起,艺术团就已带着《我的梦》《化蝶》等作品走出国门,以特殊艺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20多年来足迹遍及五大洲的百余国家和地区,被誉为来自中国的“美与友谊的使者”“全球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人类特殊艺术的火炬”。

从2022年冬残奥会上纯净唯美的《冬残奥圆舞曲》,到今夏绽放于敦煌大漠中的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中国的残疾人艺术何以引发世界共鸣?又如何以创新承载传统文化、融合现代艺术,不断构筑起与世界交流的“共同语言”?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中国特殊艺术协会会长邰丽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2005年,您因领舞《千手观音》而一举成名,这支舞对中国残疾人和残疾人艺术发展而言意义何在?

邰丽华:当年排练《千手观音》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非常辛苦,21个人共用一颗心脏,同呼吸、共命运地通力合作。其实我们没想到这个节目会“一炮而红”,但它确实成为艺术团发展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

2002年9月,中国聋哑残疾演员邰丽华等在北京参加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作品Ⅱ——《千手观音》舞蹈演出,博得千名观众的热烈掌声。邹宪 摄

中国残疾人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表演让大家认识和接受特殊艺术;第二阶段是以特殊艺术表演,展现残疾人在精神世界的追求,唤起人们内心的真善美。我们在节目中传递积极的信念和力量,打破残障壁垒,展示自身的价值和自尊、自信,人们通过对特殊艺术和残疾人才华的认可,也改变了“残疾人需要同情”的固有认知。

比如以前我们在公共场所打手语交谈,总会有人围观,《千手观音》火了以后,围观减少了,反而有人伸出大拇指为我们点赞。这种久违尊严的获得增加了残疾人伙伴的信心,为其进一步融入社会、去做更好的自己提供了动力。

2005年4月,江苏南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聋人舞蹈家邰丽华领舞表演《千手观音》。丁晓春 摄

中新社记者:从《千手观音》一路而来近20年,艺术团也创作了很多新作品,在题材选择和表演形式上有怎样的创新变化?

邰丽华:18年来,艺术团对题材选择与表演形式的创新是不拘一格的。在主题方面,更加关注残疾人自身角色的艺术表达。如我们有一部盲人音乐剧《永曜之花》,以一位盲人演员学习和演奏萨克斯的人生经历为蓝本,选择用一种现代的、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对他克服艰难开启生命之花的历程进行展现。

同时我们也在探索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娓娓道来地去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主题。如今年6月18日起在敦煌进行的百场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驻场演出,在现代舞台科技呈现的敦煌石窟全景影像及其变幻中,以妙善救父的故事为主线,沉浸式地表现了敦煌文化之美。总之,我们始终追求创新创意,用各种方式推动特殊艺术的发展。

2023年7月,演员在大型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中表演。张晓亮 摄

中新社记者:舞蹈与音乐通常相伴相生,随着艺术形式不断进行融合、创新,残障人士对艺术的感受与表达是否会有更多挑战?

邰丽华:对于听障舞者而言,在接触一个新曲目时,会有专门的老师通过其他方式将音乐的复杂构成如节奏、节拍强弱等进行“解码”、描述,帮助舞者体会内在涵义。在排练舞蹈时,会有两位手语老师站在舞台两侧,用与音乐高度融合的肢体动作来传递情感、指挥舞者动作。所以我们的舞蹈是在音乐、节奏与手语老师指挥“三者合一”下的呈现,使观众难以觉察其不同。

2021年5月15日,北京冬奥组委在北京举办2021年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舞蹈,引导员在台下为聋哑舞蹈演员领舞。富田 摄

随着更多艺术风格、形式的创新探索,创作和演出的难度确实在增加,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次突破。例如《梦的守望》是融合了现代舞、戏剧表演和盲人器乐演奏的跨界作品,与以往音乐节奏较固定的民族舞相比,它需要更多肢体情绪的释放,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去表现,对听障者而言难度更大。

曾经,为避免演出时因舞台灯光等干扰看不到指挥的情况,我们用苦练将节奏和感觉变成“肌肉记忆”,融入血液。所以这次舞者们仍旧是拿出了“下死功夫”的劲头去排练,例如主演是一位听障人士,却要扮演盲人,他就跟角色原型吃住一起,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模仿细节,同时既要体会一个健全人突然陷入黑暗的情绪,又要将同情怜悯的情感降到最低。他将这种感情充分体悟后,通过无数次苦练变成了完美的“记忆表达”。其实,新的融合形式也给予我们更多的表现空间,如在一束追光灯之下,一群年轻人在不停地奔跑,整个场景体现了梦想永无止境的意味,更好地给观众以思考。

2023年5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音乐舞蹈诗《我的梦》公益巡演在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举行。图为听障舞者表演舞蹈《我要飞》。刘新 摄

中新社记者:艺术团21年来出访了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要持续走出国门?

邰丽华:不断走出国门,一是因为我们想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而真诚的中国,特殊艺术能为世界理解中国的人文精神提供一个不同视角;二是希望传播中国文化。我们很多节目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且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用中国民族乐器演绎当地歌曲、乐曲,这往往能马上引爆现场,引发共鸣和沉浸式互动;三是希望传递“融合、共享”的理念,我们的表演本身就有“人类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积极意义,那么,人类也可破除国家之间、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形成友好交流。

2018年11月,作为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活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演出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举行。廖攀 摄

还记得我们在土库曼斯坦演出,快结束时当地停电,但没有一个观众离开,他们不约而同地将手机电筒打开,如点点星光闪烁其间。当时我们的盲孩子说道:“这是我们的世界,我们是黑暗的主人,我们不能就这样结束,我们的演出不能没有结尾,我们要给观众留下一份完美,留下一份遗憾中的完美。”最后在手机电筒光亮如繁星流动的剧场中,演员们把《天下一家》献给了土库曼斯坦人民。舞台上下交相辉映,温暖和感动顷刻间融化了所有,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不同国家的人们由此认识到了彼此的友善和可亲可爱,认识到我们是永远的好伙伴。

事实上我们在出访演出时,常有他国重要嘉宾观看。通过艺术这种“共同语言”,通过中国残疾人在舞台上的尽情挥洒,通过这样零距离的接触和认知,可能会使国与国之间产生更多超越语言、肤色、人种、意识形态的理解,打破刻板偏见,进而促进交流。

2011年9月,比利时公主阿斯特里德(右)在布鲁塞尔观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倾情奉献的演出——《我的梦》。图为阿斯特里德公主向演员致谢。沈晨 摄

中新社记者:残疾人特殊艺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何异同?是否有可以彼此借鉴之处?

邰丽华:艺术团迄今已出访了103个国家和地区,接触到世界各国的特殊艺术表演团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残疾人创作的艺术虽各有千秋,但在人性的展示和潜能的挖掘上却是一致的。

我相信不同文化土壤上的创造力是可以相互启发的。比如中国的特殊艺术可能更注重集体的默契和互助精神,而西方会更注重个体的独特性;中国作品会体现和延续文化根脉,而西方作品大都是现代、多元的风格。

人们说艺术无国界,艺术中所体现的人性真善美和人对美的追求是能跨越国界打动彼此内心的。艺术团始终肩承展现中国文化,呼吁构建和平、友爱、美好、包容的世界的责任,因此如何以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现代艺术来传递这些内容,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2018年11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舞动中国”·我的梦》加拿大多伦多站的演出收获满场的掌声与感动。图为聋人舞蹈队表演群舞《永不停跳的舞步》。余瑞冬 摄

中新社记者:艺术团在全球进行了很多公益演出,为什么这样做?

邰丽华: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帮助我们、成就我们,因此我们也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看看能为他人做些什么。2005年《千手观音》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后,我们演出不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于是2007年成立了“我的梦”和谐基金,用演出收益结余的资金去帮助更多的人,如帮助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受灾民众,帮助国外一些因为战乱致残的孩子们等。《千手观音》最后有一段注解:只要你心中有爱,心地善良,你伸出一千次手去帮助别人,也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借助艺术团的影响力,我们帮助他人,也希望告诉世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可以互相包容、甘苦与共。

2007年4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应邀来石家庄募捐义演,所得款项将用于河北省约496万残疾人福利事业。该台演出名为《我的梦》,图为无臂演员表演的舞蹈。张澍 摄

我们也希望通过艺术表演唤醒人们心中的爱,用艺术这一共同语言呈现给世界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大我”,彼此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建立信任。(完)

受访者简介:

受访者供图

邰丽华,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中国特殊艺术协会会长,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自强模范、巾帼建功先进个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称号。15岁登上世界顶级艺术殿堂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24岁登上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塑造了经典舞蹈《千手观音》舞蹈形象,2004年雅典残奥闭幕式震撼世界,2005年央视春晚感动国人,荣获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意大利“第三千年”国际奖、巴塞罗那城市奖—舞蹈类等殊荣。带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聋人舞蹈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奖”,巡演五大洲103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出访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中国艺术团体之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