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以“投资有招 ‘能’创未来”为主题的常州新能源产业资本论坛在常州市中吴宾馆隆重举办。在本届论坛上,常州资本圈战略合作联盟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泓、IDG资本合作人俞信华、蜂巢能源副总裁张放南、招行总行私募业务负责人范源远发布主题演讲。集中资本市场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今年常州市经济工作的重点。


【资料图】

而论坛召开前三天,5月22日上午,常州长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常州市第93家上市企业。一手抓能源,一手抓资本。常州市政府在新能源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培育方面开创了新的模式,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常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苏洪介绍,近年来,常州高度重视资本市场作用,把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常州板块”作为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举措,不断扩大龙城资本市场朋友圈,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上市公司93家,融资总额超1720亿元;另有5家企业过会待发、12家企业申报在审、33家企业辅导备案,累计201家后备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有力支撑全市产业升级和“新能源之都”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93家上市公司中,有37家是新能源企业。新能源产业于常州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能源产业撑起大半边天

“去年,常州各项存款1.6万亿元,贷款1.5万亿元。去年新增贷款2050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的贡献度最高。今年一季度,政府贷款增量高达1224亿元。去年一半的贷款增额,今年一季度就实现了。一季度,制造业贷款增量269亿元,其中直接融资192亿元。”赵苏洪告诉记者,“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迅速增长,说明了常州经济的活跃度和投资热度很高。这其中,一半以上的融资都是来自新能源产业。”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常州市预计将新增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20家,市值预计超 3000亿元。蜂巢能源作为全球独角兽百强企业,已完成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申报工作;万帮新能源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充电设施运营商,将于近期申报科创板首次公开募股,预计于2024年上市;时创能源于12月7日上市首发通过,将于近期发行,根据发行不超过 0.4亿股、募集资金10.96亿元的IPO募集资金计划,上市后,时创能源市值近200亿元;格力博即将完成发行,根据发行不超过 1.1254亿股、募集资金34.56亿元的IPO募集资金计划,上市后,格力博市值预计150亿元。

除了总部在常州的新能源公司市场表现良好,总部在外地、来常州投资的新能源企业对常州经济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理想汽车。“根据外地上市公司在常投资主体营业收入(净利润)占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的比重来简单测算,截至2023年1月9日外地上市公司在常投资主体形成了5001.31亿元市值。”赵苏洪说。

“七拐八拐”蹚出来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常州的今天绝对不是运气,我们也曾经交过学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在过去的一些项目中我们吸取了经验,判断和眼光都有所提升。”谈及常州的过去,赵苏洪感慨良多。

以电池产业为例,早在2012年,常州下属县级市溧阳市就采用创投理念,引进过一家动力电池企业——波士顿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溧阳市政府当时对这家企业高度重视,也给予很大的支持,仅资金支持就高达3、4亿元。但由于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刚起步,需求不旺盛,这家企业的成品率又太低,最终这家企业以破产告终。”赵苏洪有些遗憾地说。

而在这次失败后,常州并没有放弃动力电池产业。在他们看来,这次失败也是为后来常州引进江苏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北电SK等一系列动作奠定了认知基础和实践经验。

在新能源风口到来之前,溧阳市主动找到了国内转型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当时交通不方便,我们‘七拐八拐’才与宁德时代建立联系,三番两次的洽谈,最后用诚意打动了宁德时代。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在溧阳投产了5期项目。而我们也顺藤摸瓜将产业链进行了延伸。以宁德时代作为龙头,配套的企业就有40多家。”赵苏洪说。

曾经处于生死线边缘的中航锂电试图向地方政府寻求帮助和支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常州果断出手,招引中航锂电落地常州市金坛区。一方面金坛区政府出资70%对中航锂电实现控股,并不断引入外资优化股权结构;另一方面选聘能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上提供最大的帮助。短短两年时间,中航锂电扭亏为盈。2021年中航锂电更名为中创新航,并成功在港交所过会上市。

如果说宁德时代将产业增量带到了溧阳,那么中科院物理所则把创新增量带到了溧阳。

为了更好地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抢占市场,溧阳市千辛万苦引进了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以前,溧阳的经济产业以水泥、建材、化工产业为主,如今因为宁德时代和中科院物理所的到来,溧阳的产业结构有了大的调整。

仅仅是电池产业上,不声不响的常州如今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全国出货量第一的城市。当年的弯路,常州没有白走。

上下游齐头并进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根据理想汽车一季度财报,理想汽车成为中国第一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于常州而言,这是个好消息,也再次证明了常州招商投资的眼光。

几年前,在政府提出“放几条鲶鱼”进汽车产业后,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纷至沓来的新势力创始人、无数画大饼的PPT,投谁不投谁?怎么投?这十分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在造车新势力身上摔了跟头的地方政府也不是一家两家,江苏其他市县的教训近在常州眼前。虽然常州引进理想汽车的深层逻辑我们不知道,但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常州这步棋走对了。

而在理想汽车的视角里,常州武进高新区提出的“厂房代建+招投结合”的创新模式也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也让常州在当时十几个备选产业园中脱颖而出。

除了理想汽车外,比亚迪也于去年1月在常州正式投产,当年月度产量突破2万辆。依托常州比亚迪、理想汽车,2022年常州市新能源整车产量超34万辆,位列全江苏省第一,占全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的50%。

头部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的落户,迅速带动了常州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建设。佛吉亚、泰瑞电子、大成精密机械等汽车零部件配套商落户常州,常州本地的充电桩运营企业星星充电,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充电桩运营企业之一。

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集群优势日益凸显。也正是得益于此,今年1月28日,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明确要举全市之力领跑新能源赛道,锚定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资本市场市值“两个超万亿”的奋斗目标。新能源之都常州,值得期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