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位于丹东市辽东学院园艺设施与环境实训基地的小浆果大棚里,200多棵绿意盎然的“盆栽”蓝莓长势良好,辽东学院农学院院长、教授黄国辉穿梭其间,检查基质栽培蓝莓的坐果情况。“基质栽培是目前国际上蓝莓栽培的最新模式,提质增效的同时还能突破种植的地域限制。”黄国辉介绍说,跟蓝莓种植打交道20多年,每当培育的新品种有新突破,他仍会抑制不住地兴奋。

多年来黄国辉奔波于田间地头,在学校周边的果园做技术指导,从苹果、桃子再到草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000年,黄国辉去智利考察时,首次接触到当地的蓝莓产业,他判断丹东地区具备栽种蓝莓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从此,蓝莓便跟着黄国辉在丹东落地生根。

在黄国辉的试验园里,汇聚着辽宁地区温室蓝莓种植的最新技术,不仅有栽培技术的试验,还承担着新品种选育的任务,很多都是专利品种。黄国辉告诉记者,试验园每年都会引进新品种,从栽培特性、生物学特性、抗虫抗病性、采后储藏性、口感等方面比较,选育丰产、种植和采摘时间短的品种向生产一线推广。

黄国辉一直致力于引进、筛选早熟品种。“这是主推试验的新品种H5,也是目前北方地区最早成熟的温室蓝莓品种,今年试验点2月3日首次采收,这在北方地区是不可想象的,以前老品种4月能采收就很好了,采摘时间的提前对辽宁蓝莓发展是革命性变革……”黄国辉介绍说。

温室蓝莓品种变化快,丹东地区温室蓝莓与云南冷棚栽培蓝莓相比,成本高成熟期晚,一些老品种的品质也不如对方,如果不能在5月前采收则缺乏市场竞争力。经过8年的引种试验和配套的基质栽培技术试验,科研团队使蓝莓提前到2月份上市。

记者跟随黄国辉来到辽东学院蓝莓育种和品种组培种质资源保存室,看到一排排透明的塑料瓶里装满了一棵棵绿色小苗。“在这里进行的育种(繁苗)和种质资源保存等多项研究,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黄国辉告诉记者。

因为对省内蓝莓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辽东学院蓝莓新品种选育及采后处理实验室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我们做研究就是要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攻克,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未来的路很长。”采访中,黄国辉说得最多的是脚踏实地。(王卢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