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植树添绿扮靓村庄
5年来,我市完成村庄绿化23万亩,37个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125个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
本报讯(记者武健 王露橦)“以前这顺水河两岸都是光秃秃的,一刮风,沙尘满天飞。”不久前,在南和区贾宋镇冀牌村顺水河旁,村民冀小魁指着岸边成行的绿树说,“你瞧,现在这里绿树成荫,成了咱们休闲的好去处。”冀小魁的身后,垂柳依依、河道碧波荡漾,岸边的树荫里,纳凉的村民三三两两坐在一起,享受盛夏傍晚的美景与惬意。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造林绿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一体化推进,大力实施绿满邢襄工程。今春以来,我市特别是平原县(市、区)落实国家关于严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要求,进一步把造林重点由过去的成方连片造林向村庄绿化、四旁植树等转移,加大房前屋后、街道两侧及闲隙地等绿化力度,重点绿化村庄1455个。
巨鹿县聘请河北农大专家团队高标准编制村庄绿化规划,今年重点打造的56个村庄完成植树6万株;平乡县以乡村道路、田间道路、沟渠等为框架,“见缝插绿”栽植小冠生态乔木树种,做到有路就有树……在平原县(市、区),科学规划、宜绿尽绿成为今年造林绿化工作的新方向。市林业局四级调研员姚宪法介绍,最近5年,各县(市、区)坚持村内精细绿化、村周边规模造林协调推进,以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为重点,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基本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村庄绿化格局。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在村庄绿化中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把苗木、挖坑、栽植、管护等环节,基本做到了挖大坑、用大苗、浇大水。在绿化模式上坚持多树种混交,常绿树种与落叶、彩叶树种合理搭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花则花、宜果则果,保证了绿化效果。
截至目前,我市已利用5年时间累计完成村庄绿化23万亩。全市已有37个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125个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我们将坚持把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作为村庄绿化工作的重要保障,确保村庄绿化成果‘有人管、留得下、长久绿’。”姚宪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