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锐科技”)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吉锐科技本次拟募集不超过5908.03万股,募集资金为11亿元,公司公开发行新股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照轻重缓急顺序投资,年处理30万吨锂电池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年处理11万吨磷酸铁锂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循环制造研发技术中心项目。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吉锐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99.32万元、1.66亿元、9.3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565.51%;取得净利润-705.52万元、3693.69万元、1.11亿元,扭亏之后,利润攀升。

而仅成立四年的吉锐科技,如何做到切入锂电池材料回收利用赛道并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的呢?

一方面,这与公司拥有一支成熟的团队密不可分。据招股书,吉锐科技的核心技术人员及多位高管均出身不凡。

其中,创始人之一廖志刚与公司实控人司马忠志就业经历相似,拥有超30年有色金属冶金行业从业经验,在中矿国际担任董事,目前是吉锐科技核心技术人员,并担任董事、副总经理;李斌则在锂电池材料与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拥有超15年从业经验,曾在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深圳市比克电池、赣州市芯隆新能源材料等多家公司任职;公司另一核心技术人员谢万程,从事有色金属冶金行业超30年,曾在江西江钨钴业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长达10年时间。

公司第二大股东长信科技背后的实控人为田吉平,他还是吉锐科技目前的董事之一,其从事锂电池材料行业达29年,在长优实业任总经理,于2019年5月出任吉锐有限、吉锐科技董事。

此外,公司高管陈贵生为上市公司合力泰(002217.SZ)前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于2021年入职吉锐科技,任董事、副总经理,分管财务和人力资源。不过,2021年8月,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曾对陈贵生出具警示函,主要涉及合力泰2019年年报多计净利润4421.68万元,少计资产6.33亿元,少计负债7.21亿元,多计所有者权益8780.81万元。

另一方面,吉锐科技迅速成长过程中,李斌和力道能源功不可没。

2019年5月,吉锐科技为快速形成废旧电池回收产能,以300万元对价从李斌手中收购了力道新能全部股权。彼时,力道新能由深圳市春秋源新能源和李斌分别持股85%、15%,深圳市春秋源新能源亦为李斌旗下公司,该公司于2021年3月2日注销。

收购完毕后,吉锐科技利用力道新能现有的厂房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改扩建,使之成为吉锐有限报告期内磷酸铁锂废旧锂电池材料回收重要生产经营主体。

2022年,吉锐科技全资子公司力道新能实现营业收入为8.69亿元,实现净利润1.64亿元,占母公司营收、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93.44%、147.75%。

主营业务方面,吉锐科技主要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镍/钴/锰盐等;此外,公司还向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提供加工服务,将锂电池废料或边角料生产加工为符合客户需求的锂电池原料,获取加工服务和产品收入。

公司支柱性营收主要为电池级碳酸锂产品,2020年-2022年,该产品实现营收分别为1874.41万元、1.47亿元、7.7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在九成左右,2021年-2022年分别实现高达683.24%、427.36%的增速。

而吉锐科技业绩暴增的主要原因还是吃到了下游市场需求带来的市场红利。2021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的提升,锂电池出货量递增,生产锂电池所需的碳酸锂市场需求扩大,而上游资源约束是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动力电池退役市场逐步成为关注的焦点,公司通过回收锂电池材料所生产的电池级碳酸锂等产品因此实现量价齐飞。

2020年-2022年,吉锐科技电池级碳酸锂产品销量分别为557.5吨、1430.83吨、3228.22吨;2021年-2022年,碳酸铁的销量分别为133吨、2843吨。

报告期各期,公司电池级碳酸锂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3.45万元/吨、11.11万元/吨和43.03万元/吨,两年时间涨幅超11倍,此外,磷酸铁的销售单价也从2021年的0.93万元/吨提升至1.58万元/吨。

不过,吉锐科技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却有着更高幅度的增速,公司最主要的原材料锂的均价由2020年的10.04万元/吨上涨至2022年的173.73万元/吨,两年涨幅达到1630.38%。

这使得吉锐科技的毛利率呈现动荡下滑的趋势,2020年-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83%、41.13%和23.52%,2022年毛利率较2021年近乎“腰斩”。

吉锐科技深耕新能源锂电池循环利用领域,专业从事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及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加工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镍/钴/锰盐等,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