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淮安第二届淮河华商大会开幕。管伟法摄
人民网淮安8月23日电(马晓波)“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眼下,淮河生态经济带再次吸引各路目光——8月23日,中国・淮安第二届淮河华商大会开幕。来自海内外的知名侨领、华商代表以及淮河沿线5省28市领导、嘉宾齐聚,就合作共赢汇智聚力。开幕式当天,总投资达876.2亿元的69个项目签约,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共9个,总投资586.5亿元。
此次大会由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发展大会秘书处、淮安市委、淮安市政府主办。大会为期两天,除项目深度洽谈、对接外,还将举行第二届淮河生态经济带食品产业链联盟峰会、“创业中华・筑梦江苏”淮安行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论坛三个子活动。会议旨在进一步放大淮河华商大会资源集聚和示范引领效应,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
(相关资料图)
人民网了解到,中国・淮安淮河华商大会于2021年启动,相关会议的组织召开,有着显著的时代背景。作为中国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曾经号称“要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旱灾、涝灾交替发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流域才逐渐实现从“洪水走廊”到“淮水安澜”的历史转变。
但不可否认的是,截至目前,沿淮各城市仍是所在省份的经济发展相对不发达地区。比如,江苏沿淮7市都集中在苏中和苏北;山东4市都位于相对困难的鲁南地区;安徽有8个设区市属于“淮河系”,占设区市数量的一半,但经济总量“抱团”,在省内比重也不突出。再比如,淮河沿线是中国饮食文化最为丰富、食品产业发展最具特色的地区,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食品企业多而不强、食品行业创新能力偏弱、集群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2018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面积24.3万平方公里,涵盖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5省28个地市,辐射1.8亿人,人口密度5倍于全国平均水平,GDP总量突破7万亿。综合分析人口、资源和国土面积等要素,这里也成为了当前我国潜力最大、起飞条件最成熟的地区之一。人民网了解到,为进一步发挥侨务资源优势,赋能淮河流域经济发展,2020年5月,淮安市委统战部向沿淮5省28市发起关于组建“华侨华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联盟”(简称“淮河侨盟”)的倡议,得到5省统战部门大力支持以及沿淮城市积极响应。
如何做实区域协作特别是制度性合作的构想?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首倡首推城市,淮安发起了“淮河华商大会”的积极尝试,期待为“沿淮朋友圈”打通更多合作通道。
“首届淮河华商大会得到超千名海内外知名侨商华商的热烈响应,共促成37个项目签约、投资额近300亿元,10个‘双创’项目及67家企业获得总计超41亿元的投融资支持。”在中国・淮安第二届淮河华商大会开幕式现场,淮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之常表示,以“汇聚华商动能、共创绿色高地”为主题,举办第二届淮河华商大会,就是希望以“淮河”之名会四海宾朋,与各位故交新知共话桑梓、共叙友情,深化沿淮各省市之间、各省市与侨领华商之间交流交往。希望聚“华商”之力谋发展大计,发挥广大华商雄厚实力、丰富智力、远见魄力的优势,用好淮河生态经济带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契机,共商淮河流域与长三角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等策略,携手绘就淮河流域大联合、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
开幕式现场,由淮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史志军作城市及产业推介,他说,淮安底蕴深厚,拥有“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淮安底色浓郁,正在打造基础扎实的新兴产业之城、体系完备的现代枢纽之城、亲商重商的投资兴业之城、文明和谐的宜居宜业之城等四个魅力城市。淮安底气十足,战略叠加、创新发展、平台载体、发展空间等四大发展优势日益凸显。面向未来,淮安将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加快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诚挚期盼各位企业家朋友能够结缘淮安、兴业淮安,在淮安拓展事业版图、实现价值梦想,共创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
此次活动开幕式上举行了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69个,总投资876.2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共9个,总投资586.5亿元。此外,“中国・淮安第二届淮河华商大会华商宣言”正式发布。
“淮河流域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产业互补,首届淮河华商大会的举办,进一步突破了5省28地市行政区域限制,整合了区域内资源,拓展了合作空间,深化了合作领域。”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办主任王华表示,举办中国・淮安第二届淮河华商大会,既是响应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具体举措,也是回应沿淮流域携手发展的共同期盼,是致力打造区域合作、对外开放新平台,推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实际行动。在第二届大会“汇聚华商动能共创绿色高地”的美好愿景下,各方要共同打造好“淮河华商大会”这一品牌,把江苏发展大会的资源优势与统一战线资源优势有机融合,以淮河华商大会为示范引领,突出常态长效,完善合作机制,促进资源整合,以更大的开放格局分享发展机遇、以更深的合作推进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