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信用贷款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感谢市生态环境局和银行这次对我们贷款的支持,有了环境信用评价相关政策,我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好。”福建省莆田市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湄洲湾电力)负责人日前感慨地说。
国投湄洲湾电力年发电量140亿度,是海西重要电源点。2021年社会用电需求增大,燃料原料煤炭价格上涨,公司资金缺口不断增大,企业经营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向银行申请资金贷款化解企业困局。
莆田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采取“四个一”强有力措施帮扶企业,第一时间组建环境信用评价团队立即与企业对接;第一时间向企业详细讲解莆田市环境信用评价的相关政策;第一时间辅导企业使用“福建省环境信用动态评价系统”,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指导企业收集环境信用需要填报的指标资料,并准确上传评价系统;第一时间完成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资料审核工作。
(资料图片)
国投湄洲湾电力当年度被评为“环保诚信企业”,因此获得两亿元银行贷款,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这是福建省充分利用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帮扶诚信企业融资贷款、助推企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智能研判,引导企业事前守信
为解决过去评价体系程序环节多、评价历时长、结果更新慢等问题,福建省创新建立动态评价和应约评价制度。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于2018年修订出台《福建省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将年度指标整合修订为23项动态评价指标,建立常态化、自动化、动态化评价系统,对接生态云平台各业务系统,实现信用信息采集自动化,可实时开展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初评,简化了评价程序。
依据评价方式将评价对象细分为三种:强制评价对象,为已核发国家排污许可证企业和上市公司;应约评价对象,为金融机构拟授信企业客户;自愿评价对象,为主动参与环境信用评价的其他企业。2019年以来,福建省共完成十批17084家(次)动态评价和七批454家(次)应约评价。持续释放环境信用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污染减排提标方面的正面效应。
评价不是目的,福建省始终将帮助企业守法经营作为环境信用评价的落脚点。
一方面,通过在线监控异常数据分析,强化预警和研判,提醒企业及时排除设施故障并消除环境影响。在企业出现违法违规苗头,特别是在线排放浓度接近排放标准限值时,提醒企业及时开展排查,确保环保设施运行,避免超标排放。
另一方面,在企业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提交、环境信息公开、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等日常法定责任未履行时,在线提醒企业尽快落实,避免影响信用评分。
漳州市某纸业有限公司在收到污染物排放浓度日均值连续多日接近排放限值的预警提示后,及时排查修复治污设施故障,避免了超标违法行为的发生。
落实应用,引导企业守法经营
为提升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的影响力和引导力,福建省持续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公开共享工作,将评价结果报送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同时,积极推动实施跨部门联合奖惩,持续释放信用激励和约束效应。
厦门如意食用菌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如意公司”)2019年被评为“环保诚信企业”,进入2020年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第三批环保守信红名单,成为联合激励对象。厦门如意公司因扩大生产经营急需银行贷款,光大银行厦门分行结合企业环保诚信记录及被列为跨部门联合激励对象等情况,加快审批速度,简化放款手续,在2021年3月对其新增授信,下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2021年8月又为其发放银行承兑汇票1000万元,激发企业生产经营活力。
2021年,福建省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市场监管、税务、工信、农业农村、银保监等部门对683家环保诚信企业、54家环保不良企业实施环境信用联合奖惩,并持续与兴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探索开发环境信用相关信贷金融产品。2021年依托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为环保守信企业提供信贷资金13.1亿元,进一步发挥环境信用在优化环境监管机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激励企业自觉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推动企业自主守法,实现绿色领跑。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