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游新闻

3月17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九次主任会议召开,现场听取市政府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评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

上游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市人大常委会历时半年对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把脉会诊,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养殖业污染防控、人才和技术支撑等方面提出评议意见。

整改落实情况如何?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在会上介绍,该委牵头会同多个市级部门梳理评议意见并形成52条具体办理措施,并出台工作方案将整改任务逐项分解到10个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推动整改走深见效。

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均降0.3%

为整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不够扎实”情况,重庆在30多个区县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统计调查,建立“三审一评”数据审核机制摸清底数,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

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全年重庆农业生产领域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均减少0.3%左右。

具体做法上,一方面,优化调整主要农作物施肥配方,持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一方面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在11个区县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示范。

补齐养殖业污染防控短板

根据评议意见,相关职能部门在养殖业污染防控上下硬功夫。

在环评管理上,深化生猪养殖环评“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畜禽养殖建设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避免项目建设实施违反生态环境刚性约束。

在日常巡查监管上,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定期到场指导制度,把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作为技术指导和执法监管的重要依据。

同时,对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闲置、利用率较低、损坏未及时修复等问题督促及时整改,提升粪污治理能力;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上,截至目前共完成9905万吨整改任务,占整改总任务的92%。

另外,在严厉打击养殖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中,发现并整改涉水环境问题1612个,处罚269起,罚款2862.49万元。

农膜回收率达到89.31%

评议意见指出,全市存在“农业循环发展利用还不够通畅”。

为此,全市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农业,一是组织璧山、开州、武隆3个区成功申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县;二是支持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主体开展收集、运输和利用等全产业链多环节服务,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9%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在农膜回收能力建设上,通过完善农膜回收网络,全年回收废弃农膜1.4万吨,农膜回收率达到89.31%。

为提高农户回收积极性,重庆出台农膜最低收购价政策,地膜不低于0.7元/公斤,棚膜不低于1.4元/公斤。同时,重庆积极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在25个区县开展补贴试点,其中12个区县已实现回收站点乡镇全覆盖。

率先实现乡镇环保机构全覆盖

在农业科技上,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筹建农业农村环境监测分中心,在市农科院组建土壤研究所,将规模化绿色高效健康养殖作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三大重点任务之一,组织开展丘陵山区农村污水处理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农业氨减排创新与应用,启动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前期研究论证。

在基层能力建设上,重庆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环保机构全覆盖,配备专兼职人员2500名左右,初步形成“市—区县—乡镇”三级环境监管网络。

同时,重庆还在技术标准体系下功夫,全面完成1998年—2016年发布的农业地方标准复审,新增立项农业农村地方标准88项、发布67项,累计制修订农业农村地方标准515项,占全市地方标准的44.4%。

兑现落实减免税收6.22亿

为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保障,重庆编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册》,涵盖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4个税种9项税收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纳税人的政策宣传和辅导。

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全市享受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税收优惠政策4032户次,减免税收6.22亿元;8590户畜禽养殖企业免征收环境保护税。

同时,在财政金融支持上,设立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专项,支持区县按相关要求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动金融助力、政府债券专项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路伟介绍,2021年落实市级以上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4.68亿元,其中中央0.83亿元,市级3.84亿元,市级资金同比增加0.85亿元,增幅28%;全市发行用于农业农村的地方政府债券60.66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镇村污水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