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常州供电公司深化“产改”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团结奋斗开新局 喜迎工会十八大·推进“产改”进行时】聚拢内外资源 全员创新创效
(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洪涛 王伟 本报通讯员 蒋骏杰
《工人日报》(2023年10月06日 01版)
不久前,国网江苏常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常州供电)3项创新成果分别获得2022年度中电联电力职工技术创新二等奖、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江苏省职工“五小”活动省级优秀项目。
自启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常州供电持续推进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攻关模式,聚拢内外资源,完善管理机制,推动优秀创新人才和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年以来,常州供电两个班组分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和国网公司工人先锋号,1名职工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个班组荣获省工人先锋号。
集结人才 创新攻关模式
“我的团队里有劳模先进、技术专家、青年创客,大家虽然来自不同部门,但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大家用合约确定责任,明确方向,凑在一起‘啃骨头’‘闯难关’,一起搞出了这个‘拆换线施工智能机器人’。”职工段家振感慨。
为了充分发挥创新人才集聚优势,常州供电创新重点项目柔性攻关模式,通过“揭榜制”和“点将制+竞聘制”相结合的形式组建柔性攻关团队,确定项目牵头部门、团队负责人和成员,互相签订合约,集中优势资源,实现了创新突破。
作为重点创新项目负责人,段家振利用这种模式跨部门集结建设部、科数部、设备部以及产业单位优秀人才,共同组建柔性攻关团队,成功研发出输电线路重要跨越段拆换线施工智能机器人,有效解决了输电线路换线作业长期存在的施工周期长、作业风险高等问题,相关专利产品荣获2023年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22年度常州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按照“层次分明、责任清晰、横向联动、纵向支撑”的工作思路,常州供电组建了“创客团队”27支、“劳模骨干团队”14支、“专家导师团队”25支,分别对接创意征集、职工创新和科技创新等各层级的创新活动,实行“能进能出”和名单滚动更新机制,打造阶梯型创新人才队伍。
互联互通 聚拢内外资源
“以前只是在自己的创新工作室搞创新,眼界和想法有限,自从加入了省公司和市总工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通过交流学习,我们能从不同单位甚至不同行业取长补短,帮助我们搞出更好的创新成果。”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胡坚中是省公司营销服务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副盟主,他充分利用联盟系统内外资源,提升创新效能,率先在全省打造“电费经理人”服务品牌,为客户量身制定《用电客户电力体验报告》1500余份,并携手联盟伙伴单位完成创新成果攻关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为企业降损增效1亿多元。
针对职工创新缺少帮手的问题,常州供电纵向牵头江苏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专业创新工作室联盟工作,横向融入常州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活动,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活动向“跨区域、跨专业、跨单位”的“三跨型”合作模式转变,让职工创新不再“单打独斗”。
完善机制 加速创新孵化
“一开始我对搞‘电热耦合项目’有信心,也有担心。信心是觉得技术路线没问题,前景肯定很好,担心是需要不少资金怕不好申请。但是公司在审核了我的前期研究后,很快支持了研发资金,还在研发中期又专门划拨了一笔费用,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职工袁俊球如此感慨。
通过对袁俊球劳模创新工作室“电热耦合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常州供电全程跟进项目立项、技术研发、成果实践,及时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协调产业单位和外部企业开展投产试用,有效加速项目成果转化。目前该项目成果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用能成本近100万元,累计销售利润500余万元,并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针对职工创新项目,常州供电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创意征集和孵化的前置管理、攻关阶段的监督指导,强化资源支持,注重成果转化,推进荣誉申报,把好创新项目立项关、进度关、结项关,推动项目“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