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产业旺。

争当昆明市产业发展排头兵,人才赋能产业是必须紧扣的一环。呈贡区围绕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花卉产业、健康产业、高铁经济和文化创意五大特色产业,找准“产才”融合点,以产业链精准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奋力形成涵养人才的“好生态”,产业发展的“强动能”。

政策精准

绘制产业人才需求地图

企业是用人的主体,引才关键在于摸清企业用人需求,依托产业引才。

近日,一张涵盖花卉种植技巧、花卉文创衍生品,宝珠梨病虫防治、宝珠梨全链条产销、宝珠梨周边衍生品开发,健康养老、康复管理院所、中医药健康管理、电商运营、信息技术、VR/AR开发设计等11个领域的人才需求清单成了呈贡区各部门的指挥棒。通过不断调研、分析,呈贡区希望不断完善这张清单,使其成为辖区产业链紧缺人才需求地图,助力产业发展。

立足呈贡区特色产业,以“什么样的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出发点,呈贡区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分析研判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呈贡推行人才信息“网格化”管理,依托区级人才信息基础数据库,按照人才领域划分人才“网格”,由行业主管部门选派人才“服务官”,抓好政策宣讲、联系服务、问题解答等工作,探索构建了“网格管理、专员服务”的人才信息网格化管理机制,精准适配,盘活现有人才资源。

此外,呈贡还实施了“重点产业人才精准引进”专项工程,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文化体育人才”“青年人才”“法治人才”等9支人才队伍为工作切入点,盘点各行业各领域现有人才资源、智库资源,形成“呈贡区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清单”和“呈贡区人才引进意向清单”。以“需求+资源”适配人才,按照“缺什么、引什么,要什么、招什么”的引进思路,通过对人才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筛选,订单式对接人才,精准匹配各领域专家,切实提高人才引进针对性、精准性、适配性。

“政策+平台”

形成涵养人才“好生态”

“引才留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人才流失。要善“引才”,还要会“留才”。

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方面下功夫。呈贡区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提升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政校金企服务平台,以人才培训、银企通、校企通、政企通、企企通、市场通六大板块构建人才入驻“一站式”服务平台。积极举办“中国创意”“春城大学生创业行动”等创新创业大赛,落实各项创新奖励、创业补贴。

在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方面下功夫。依托昆明呈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呈贡引进猎聘、一览、友脉、融智、悦无垠等知名人力资源企业,累计服务用人单位4000余家,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推介会20余场,开展相关培训6000余人。

在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平台方面下功夫。呈贡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高校毕业生落户、档案管理、社会保险转接、党(团)关系转接“一条龙”服务。建立综合类、专业类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依托“呈贡人才云”平台,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数据库,实时掌握高校毕业生在呈贡区就业创业情况,实施动态管理、精准服务,并给予高校毕业生“岗位开发补助”“创业补贴”“工资补助”“交通补助”等。

在“项目+”“站(室)+”扶持人才方面下功夫。呈贡区创新柔性引才流程,出台《昆明市呈贡区人才工作站(室)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呈贡区人才工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审核落地的人才项目、成立的人才工作站(室),呈贡区给予3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涵盖花卉产业、数字经济、大健康产业、文化创意等领域。依托呈贡信息产业园,成立“院士工作站”1个,引进陶大鹏等博士团队5个,博士20余人,人才团队100余个。

人才赋能

助推“产才”融合发展

如今,“成为人才、承载人才、成就人才”的“呈·才”人才工作品牌日趋完善,精准引才、留才,正在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

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数量少,市场占有率低是斗南花卉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较高的专利费挤占了种植者的利润空间,限制了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规模。对此,呈贡区引进比利时根特大学生物科学工程博士李帆,他瞄准斗南花卉产业,跟随王继华博士团队入驻斗南,建成“国际花卉技术创新中心”。李帆说,他们将以支撑国际一流云花产业为目标,加速品种培育和推广应用,在斗南成立全国领先的花卉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辐射中心的花卉“双创”平台。

王继华博士团队的引入只是呈贡区“人才+花卉产业”助推“产才”融合发展的缩影。依托花卉合作项目,呈贡引进省农科院“国家万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等,成立“花卉专家工作站”,打造集科研、服务、培训于一体的斗南花卉小镇“国际花卉创新中心”,建成2000平方米共享实验室、4000平方米众创空间、300亩种植基地。

在“人才+信息产业”产才融合方面,呈贡区构建技术转移体系,引导建立由高校或科研院所派生出的专业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与创新资源相融合。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及优势领域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健全科技成果申报引导机制。目前,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信息企业40余家,申报并获得知识产权408件。紧扣产业导向,加强研究攻关力量,引进人工智能、新兴软件开发、空间遥感、物联网以及安全领域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博士团队6个,成立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和云南省海量语言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其中,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发云岭翻译系统,实现以南亚东南亚语系为主的104个语种即时互译。

在“人才+乡村振兴”产才融合方面,呈贡构建起由区委组织部统筹协调,街道党工委具体落实,服务村(社区)积极配合,选派人才指导帮扶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面向全区45个社区摸排人才需求,从省市区人才库中梳理乡村振兴领域专家,形成“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从高校、企业精准选派4名专家联系服务吴家营街道4个涉农社区,形成“一社区一专家”的定向结对帮扶,实现“一对一”设计方案、“点对点”直接指导、“面对面”下沉帮扶。

万溪冲社区是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1+5”示范村,是昆明首个“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文旅小镇”。万溪冲社区党总支书记唐跃称,过去社区集体经济缺乏活力,现在采用“人才+项目”和“公司+农户”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引进了何永群人才团队。何永群带来的项目,采用农耕文化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教育实践、集体团建、亲子活动、游客打卡提供了“场地+策划+餐饮”的一条龙服务,盘活了万溪冲社区闲置土地200余亩,带动社区200余人就业,为社区解决了“卡脖子”难题。在今年5月初呈贡区“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第一服务周期考核会上,唐跃自豪地表示:“今天我们基地营业收入2万元。”唐跃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基地实现营业收入5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0万元,实现社区净利润分成75万元。”(万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