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智慧城市工作人员于华(左一)正在为社区干部培训如何在手机端使用“乌苏政务”小程序开展入户走访、收集群众困难诉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摄


(相关资料图)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人在家中坐,事在网上办,这是乌苏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乌苏市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围绕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问题,将志愿服务、智慧政务等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新方式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创新“大数据+铁脚板”模式,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带来的方便、舒适和快捷。

3月22日一大早,乌苏市古尔图镇扩克沙拉村村民多力垦·沙黑又到院子后门外的河里看了一眼,一条冰河横在眼前,站在河边的牛儿们“无助”地望着他哞哞直叫。

叹了口气,多力垦打开手机微信小程序中的“乌苏政务”,输入几个字后点了提交。几乎同时,正在村里走访入户的村干部王新峰的手机上跳出弹窗,几个字映入眼帘:河水结冰,牛羊吃不了水,点开一看,是多力垦发的。他放下手头工作,张罗几位村民,拿着十字镐等工具急匆匆朝着多力垦家奔去。经过一个多小时忙活,冰层被敲破,河水汩汩流过,牛羊争先恐后畅饮了一番。

“村民只需要输入基本需求,都能被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乌苏市智慧城市服务中心主任周纯杰介绍,针对村情村事,乌苏市研发了乌苏政务和智慧乌苏微信小程序,设置“急难愁盼”等意见建议表达平台,群众可足不出户通过文字、图片形式选择多种渠道反映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诉求,实现让数据“跑”代替百姓跑。2022年以来,乌苏市乡村三级共受理各类“急难愁盼”事项3.5万余件,办结率达到99.2%。

在乌苏市智慧城市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们每天都会对汇总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摄

3月31日上午9时许,乌苏市虹桥街道和平路社区内热闹非凡,从一楼到三楼,新疆舞、秧歌、书法、演奏齐开展。“社区活动场地宽敞,活动内容丰富,你们羡慕不羡慕……”当天,86岁的乌苏本土作曲家杨振家正和老伙计通过手机视频对话,引来对方阵阵赞叹。

“2100平方米的社区,只保留了80平方米办公用地。”乌苏市虹桥街道和平路社区党总支书记乔治华告诉记者,和平路社区不断扩大社区文化阵地,极大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干部则走出去,用“铁脚板”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现场记录着每位居民的烦心事。

从原先的“一站式”便民服务模式到如今的“全科式”模式,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心。

4月1日,想在小区开面馆的居民戴国江来到和平路社区办理健康体检介绍信,恰逢负责食品安全的社区干部外出办事。正欲离开的他被负责民政社区干部韩彩霞喊住了,很快,介绍信就开好了。“本以为白跑一趟,想不到社区现在实行‘全岗通’,干部啥都能办。”戴国江高兴地说。

乌苏市新市区街道文德路社区“全岗通”社区干部正在接待来访群众。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摄

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办事难、多趟跑等社区治理痛点堵点问题,乌苏市打破社区传统岗位职责限制,探索推行社区工作者“全岗通”工作机制,推动社区干部“一专多能、全岗都通”。目前,60人取得“全岗通”上岗证,成为“全能选手”。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治理,优化社区服务。这让乌苏市委组织部一级主任科员李宏振奋不已。他表示,今后,乌苏市将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城市管理和服务机制,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群体作用,解决居民一件件烦心事,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