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人的浪漫,从来不是直言爱你。以诗言情,托物言志,将感情寄托在一笔一画、一物一景之间,才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七夕来临之际,天山网推出特别策划“古人的浪漫”,从新疆出土的《韩朋赋》文书、心形金饰、铜镜等文物落笔,娓娓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七夕节,又称女儿节、乞巧节等。唐诗有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开元天宝遗事》也有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从一些新疆出土文物可以发现:对美的追求,古今女子都是同款“姿势”。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女神”,看看她们是如何装扮自己的。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彩绘长裙女舞俑。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唐代女子化妆有以下步骤↓
唐代化妆步骤示意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提供
抹胭脂
文献记载,早在汉代时期
生活在新疆地区的贵族妇女已经开始用胭脂化妆
到了唐代,当地女子也有施红妆习俗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彩绘长裙女舞俑。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女子画眉传统十分悠久
新疆多个墓葬出土过眉石、眉笔
大量壁画、绢画和木俑中也有画眉的艺术表现
研究人员发现
早期她们可能是用石笔磨粉
或是用树枝烧成炭条来描眉
到了唐代,吐鲁番一带的女子画眉的风气更盛
不但喜欢画细长弯曲的眉形
还喜欢宽阔的一字眉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图》上
就能看到妇女们画着又黑又宽的眉形
如果穿越回古代
你会选择哪款眉形呢?
贴花钿
古代还流行过花钿妆容
将色纸、鱼鳞片、金箔、丝绸等材料剪成不同形状贴在额头间
或用颜料画在额头
就是花钿妆容
唐代流行花钿样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提供
面靥妆容有多种样式
面靥又叫“妆靥”
是施于酒窝处的一种妆饰
因红圆可爱被古代妙龄女子喜爱
逐渐演变成一种妆饰习俗
这种妆容其实汉代就已在中原流行
唐代传入西域
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几件仕女俑
脸上都绘有这种妆饰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擀饼者俑。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描斜红
“斜红”呈现残破美
在两边太阳穴部位各画一条红色的新月形
有的还故意描绘成残破状
宛如脸旁平添了两道伤疤
这种妆饰被称为“斜红”
唐代女子最后一道化妆程序是点唇
唐代制作口红的原料仅植物就有二三十种
能制出红色、粉色、红褐色等不同色号口红
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绢画、女舞俑等文物中
可以看出当时的女子崇尚“樱桃小口”
喜欢把口红涂成花朵形状
让嘴巴像颤悠悠的花朵
望之极有动感,鲜润可爱
农历七月初七,在时空的两端
无论是古时女儿们相聚赛巧
还是今日赴约“开趴”
描眉画眼,傅粉施朱
都是女子乞取智巧、追求幸福最生动的表现
监制:丁涛
策划:罗玲、纪洲、张赏华
编辑:张赏华
视觉:缪蓉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光明日报
相关阅读:
古人的浪漫|如此用“心”的礼物,是否戳中了你的“心巴”?
古人的浪漫|这片89字文书里,有比翼鸟、连理枝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