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大众巷社区核酸采样扫码小分队

在张掖路街道大众巷社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发建群,为同一个目标,完成同一项任务而集结。他们就是大众巷社区核酸采样小分队的队员们。这支10人小分队原先是各个部门、行业的“业务骨干”,现在是社区的“防疫卫士”,是特殊时期小区、楼院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各位居民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排队,请准备好健康码,手机亮度调到最亮”逐一核对身份信息、维持队伍秩序、提醒注意事项……这些流程是驻守大众巷社区的核酸采样小分队的工作常态。这支核酸采样扫码小分队尽管人少但力量大,每天负责大众巷社区4000多人的核酸采集工作,这些驻守干部化身“扫码员”,为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助力,用行动诠释“我是社区人”,以人性化服务打通核酸检测采样的“最后一米”,为群众构建出一条安全高效的检测通道。

小分队队员们每天早上七点半在社区集合,准备好核采装备后,再分头前往各个院落布置核采现场,八点准时开采。核酸信息采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辛苦。正如兰州市自然资源局规划监察大队驻守干部、该小分队负责人郝斌所说:“我们主要服务的大众巷社区,老旧小区较多,很多都没有电梯,因此做‘一户一管’时,我们只能爬楼梯,由于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入户采样对我们来说是对体力的考验。而且相比集中采样,入户采样的群体不一样,更需要细致与坚持。尽管辛苦,但每一个队员都用专业的态度与坚定的毅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每天的采样工作。”

队员马善超是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由于妻子长期异地工作,一直以来他独自承担着照顾女儿的重任。疫情期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马善超只能将孩子托付给邻居,匆匆嘱咐几句就立即奔赴工作岗位,开始一天的核酸采集任务。马善超坦言,由于社区防疫工作任务较重,经常要加班,一想到无暇照顾女儿的学习生活,他心里感到十分愧疚。但作为一名复转军人,国家有危难就应该冲锋在前。马善超退伍不褪色的军人作风,不惧危险,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影响、带动着周围的队员们。

在通渭路核酸采集点,队员李泓清正在全神贯注工作时,尽管防护服把她裹得很严实,但3岁的女儿何曼语还是认出了她。突然见到非常挂念的女儿,李泓清感到很开心,也很激动。但厚厚的防护服,让一个简单的拥抱变成了母女俩的奢望。如今,年幼的孩子成长了许多,每当妈妈不能在身边陪伴她时,她也总能自豪地跟别人说:“我妈妈是最勇敢的,她是去保护大家了。”

“郝队”是居民和队员们对郝斌的亲切称呼,他是小分队最操心的人,也是小分队中每天最晚睡,最早起的人,他身体力行,事无巨细地安排工作、筹备物资、协调人员……“无论是疫情来袭还是常态化驻守,我们无怨无悔,全体驻守干部齐心协力筑牢社区基层治理的堡垒,做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政策解读的‘宣传员’、民情民意的‘收集员’。”

在特殊时期,大家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在不同岗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在这支10人小分队里,就有两名来自兰州日报社的新闻工作者肖洁、韩永峰,得知在关键的核酸检测扫码岗位缺少人手时,他们二话不说,果断接过信息扫码、信息核对、组织队伍等一系列任务。扫管码、扫健康码、封管、封箱,这是他们在核酸检测期间每天都在重复做的事。他们说:“在单位履职尽责,如今担任‘扫码员’深感责任重大。”他们充分发挥了党员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责任担当。

特殊的考验面前,驻守干部提振信心、勇担责任,投入到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支援社区核酸筛查、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参与重点任务、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做好本职工作,他们纷纷化身“大白”,在核酸采样一线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郑丽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