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路夜市。
日前,在一段题为《浙江95后夜市夫妻档算起收入笑了》的视频里,一对在浙江义乌青口夜市摆摊的年轻夫妻,一晚上就卖掉500斤土豆、250斤豆腐,营业收入高达9000元。很多人为这个励志故事叫好,但也有一些人怀疑其真实性。有人算了一笔账,每份豆腐、土豆单价9元,一晚上出餐1000份,一分钟出餐两份,按照食材成本、摊位费……理论上不太可能实现。
【资料图】
虽然事件热度渐退,但摆摊怎么摆?赚不赚钱?也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3月29日晚,记者随机走访了兰州夜市的几个摊主,风里来雨里去,烟火气里的忙碌身影,也是追着梦想奔跑的坚韧姿态……
傍晚时分,正宁路夜市刚刚开张,喧嚣的人潮、耀眼的灯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伴着摊位上升腾的热气,交织出一幅活力勃发、烟火气十足的都市夜经济画卷。
“看看想吃什么,有章鱼小丸子,还有炒宽粉……”小邓一边招呼食客,一边将炒好的宽粉装盘。小邓和妈妈还有婆婆经营着一个章鱼丸子和炒宽粉摊位,每天一开张,就有食客临门,味美、料足是小邓抓住食客的“秘籍”。
很多人以为,夜市摊主每天的打拼从夜晚开启,实则不然,对小邓来说,一天的工作从下午1时就开始了。从准备晚上用到的各类食材,到保证下午6时准时出摊,每一分钟都不敢耽搁。自去年12月份复工复产后,随着客流量增多,小邓的生意也渐渐恢复,每晚忙到深夜1点才打烊,但她说“喜欢这种累的感觉”。生意好的时候晚上毛收入近2000元,她也期待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
“几十斤土豆光是清洗、削皮、切片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晚都在烟熏火燎的摊位忙活到深夜,也不是人人都能适应。”今年33岁的小代和妈妈在正宁路夜市上经营土豆饼和铁板土豆。十几年前就在夜市摆摊做生意的小代说,这么多年来,妈妈最辛苦,每天她都要站在油锅前一锅锅地煎土豆,上千遍重复相同的动作,都没时间喝口水。每晚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洗漱完就凌晨3点了,睡四五个小时,再起来采购、调酱料、清洗土豆、削皮……
“如今摊位固定了,客流也渐渐稳定了下来。土豆饼和土豆条符合大众口味,我们回头客也多了,有时候一晚上卖过几十斤,毛收入约1000元。”小代算过,除去原材料、摊位费等成本,他的摊位正好能维持他和家人的生活开销。
经营牛奶鸡蛋醪糟的小马和小代一样,每天下午6点到市场门口架好炊具,等待附近下班的人带来第一波客流高峰。之后,她和家人需要不间断地忙七八个小时,直到凌晨最后一波吃夜宵的顾客离开,才能收摊回家。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又要起来准备葡萄干、芝麻、花生、白糖、醪糟,仅牛奶就要准备100多斤。
小马说,从下午6点多到深夜近1点,每三分钟出四杯牛奶,不论春夏秋冬,今年已近七旬的叔叔每天都会准时站在热气腾腾的炊具前,用心为食客们煮出属于兰州当地的美味——牛奶鸡蛋醪糟。
夜市,不仅是最市井又最亲切的烟火气,更承载了每个人通过勤劳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近年来,兰州市城关区持续打造夜间经济多元消费场景,让夜市愈加升温,每当夜幕降临,摊位集体出街开市的一刻,前来逛街打卡的人络绎不绝。
正宁路小吃夜市工作人员马福堂告诉记者,正宁路夜市为满足广大市民朋友和慕名而来的游客需求,不仅有兰州本地的特色小吃热冬果、杏皮茶等,还引进了一些省外著名的小吃,例如烤冷面、冰粉等,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来吸引不同需求的食客。
“兰州的这两个夜市,都有你想念的味道,更有你爱凑的热闹。”在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一位老板告诉记者,“南关夜市”民族特色美食也很多,例如山丹炒拨拉、新疆抓饭、烤包子、兰州暖锅、老兰州特色奶茶、手工酸奶等。除了甘肃本地美食,“南关夜市”还囊括国内其他省市的民族特色美食,将特色餐饮与小吃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现在的小摊贩,早已经不是我们记忆中的样子,他们的生活同样精彩。”经常流连夜市的美食达人刘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喜欢夜市,她结识了不少小摊贩,生意有好有坏,赚钱或多或少,在她看来,摆摊的人,赚的都是起早贪黑的辛苦钱。只要有适合的平台,就能创造不平凡的生活。
文/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徐静雯实习生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