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发展出文安人造板、香河家具、大城绝热节能材料等一批特色产业,涌现出新奥、汇福、华美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廊坊素以民营经济发达著称。2021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税收、85%以上的城镇就业。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廊坊民营经济结构不优、创新不足等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2021年,廊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不失时机推出了民营经济“二次创业”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以实现占GDP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等为目标,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防疫生产两不误,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培育发展新动能;服务为先,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助推下,廊坊民营经济动能持续发力。
保生产,为民营经济持续“补血”增劲
近日,笔者走进久智光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36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从国外进口的高纯度石英砂,经过沉积、熔缩等一系列工艺处理,最终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石英产品,并广泛应用于通信、激光光源、半导体等高精尖领域。
“疫情期间,廊坊开发区工委、管委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尽心竭力为我们解决核酸检测、生产生活物资保供等难题,为我们撑起了绿色通道。”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疫情期间,公司所有的原辅材料、产成品没有耽误过一单,生产经营不但未受丝毫影响,3月份的产量还超过了去年同期。
今年3月,新一轮疫情突袭廊坊,给民营经济“二次创业”行动造成巨大影响。根据保防疫、保必需、保重点原则,廊坊市科学研判疫情形势,综合运用企业必备员工驻厂不停产,发放车辆、人员通行证,疫情缓和后及时复工复产等保生产举措,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是廊坊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疫情期间,廊坊市及时组织大城康怡、三河谊安奥美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召回员工驻厂管理,并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在依托本地产能做好防疫物资保供的同时,也为这些企业稳健经营创造了条件。
为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廊坊市及时组织域内益海嘉里、参花面粉、金沙河面业、汇福粮油、利珠粮油、正张食用油等米面粮油重点生活物资企业恢复生产,指导企业严格落实核酸检测、消杀通风、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障民生必需品企业稳定生产经营。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廊坊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拥有规上企业96家,主要为国内30多个汽车整车厂配套。疫情发生后,廊坊市帮助产业链重点企业采取“点对点”包车、逐人甄别核查等方式,接回生产人员驻厂封闭生产,同时帮助他们把人员、车辆信息录入进京系统,有力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
“五一”假期刚过,在规上工业企业河北南玻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有的忙着对传送出的成品玻璃进行巡检,有的忙着将打包好的玻璃产品装车,企业生产全速运转。“食堂取消堂食,各部门安排专人定期打餐,分开就餐;生产、生活场所严格实行4小时一消杀、一通风;所有员工进场前检测体温……”河北南玻总经理助理韩艳丽介绍,在政府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他们防疫生产效益同时抓,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有序。
疫情进入分区分级分类管理阶段后,廊坊市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基础上,服务保障规上、“专精特新”、军民融合、高新技术等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畅通企业人流、物流、经济流,为民营经济持续“补血”增劲。
抓创新,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
“这个项目研发了很长时间,我们通过不断地试验、检测、分析、改进,直到最终可以量产。”走进神州节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该中心负责人高伟民正在调试一种叫作“深冷橡塑”的新产品,其耐温范围比常规橡塑更广,可应用于超低温化工设备与工艺。
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神州节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更好地服务于绝热节能行业和终端市场。目前,神州节能已发展为拥有6个子公司和8个产业园区的大型企业集团,生产的高端绝热保温材料畅销全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营经济“二次创业”的不二法门。廊坊市综合采取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推进协同创新、壮大人才队伍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企业科技“含金量”,引导企业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持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该市通过座谈交流、培训讲座、深入企业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从政策享受、认定注意事项等多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企业积极主动申报。同时,定期开展入企走访,送科技政策、解创新难题,营造推进创新的良好氛围。
赛多空气净化技术(廊坊)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空气净化消毒设备的企业。在大厂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协调和帮助下,该公司把研发工作放在首位,2018年至2020年,投入研发费用总额1216万元,占销售收入的7%,并于2021年9月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批。
“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后,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25%下降为15%,同时还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减免了部分所得税,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慧说。
“两业”融合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增添动能的重要途径。廊坊市围绕“两业”融合试点工作,积极制订实施方案、出台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企业积极探索“两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廊坊新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与燃气有关的产品制造与开发。近年来,在廊坊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建起“新奥智慧燃气云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近日,该企业入选我省2022年“两业”融合试点企业。
此外,该市还注重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依托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建设研发平台。同时,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大背景下,引导该市企业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研发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聚优人才、产业升级、空间统筹。
创新为民营经济“二次创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2021年,廊坊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7家,全市总数达到1112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950家,全市总数达到9746家;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
优服务,打造最暖心发展环境
为大城华美节能科技解决用电问题,帮助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帮助永清县宏强容器清理有限公司等企业贷款1.3亿元;为农标普瑞纳(廊坊)饲料有限公司解决长期滞留农民工保障金119万元……
大业需携手,重任贵同心。民营经济的“二次创业”就是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行动开展以来,廊坊市以破解企业发展难点痛点、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为目标,重点实施了精准包联服务月、民营企业咨询诊断服务、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民营企业家大慰问等十大精准服务活动,为民营企业打造最暖心发展环境。
在十大精准服务活动中,市四套班子领导包联服务民营企业、政府与企业常态化联络、企业家定期沟通联络、慰问民营企业家等政企畅通联系服务机制,让企业家们吃下了“定心丸”。
走进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可以看到,这里生产设备有序布置,一组组待组装的半成品有序摆放,训练有素的一线工人正在埋头组装工业制冷设备。“三河市委、市政府和科工局等部门经常来了解情况,送上各类惠企政策,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企业高速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公司运营总监高宇说,2021年5月,他们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为10多年来廊坊市首家深交所上市企业。
生产设备、生产工具都分门别类,按需放置,既改善了车间环境,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原辅材料和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放置在固定区域,做到了安全、便利……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实施的精益化管理令人眼前一亮。“作为廊坊市工信局举办的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系列活动的一部分,2021年9月,众多企业家前来我们公司观摩精益化管理项目,不少人从中受益。”东纶科技副总经理刘东生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十大精准服务活动中,廊坊市还建立了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由市纪委监委6个监督检查室牵头,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对优化营商环境及容错纠错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见到成效。(孟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