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吉利或入股雷诺内燃机部门


(资料图)

据路透社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吉利汽车控股和一家石油集团正在就入股雷诺内燃机部门进行谈判。两位知情人士表示,雷诺将持有其内燃机部门40%的股份,吉利也将持有40%的股份,而一家石油公司将持有剩余20%的股份。但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该计划尚未最终敲定。

雷诺将于今年秋季公布业务拆分计划。该公司计划在法国建立一个专门的电动汽车部门,并在法国以外地区建立内燃机部门。雷诺打算继续担任其“Ampère”电动汽车部门的大股东。据悉,该部门将雇用约1万人,并可能于2023年下半年单独上市。

雷诺将只保留“Horse”内燃机业务的少数股权,但仍将是一个在该部门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参考股东(reference shareholder)。“Horse”内燃机业务的员工规模将与其电动汽车业务相当。

盖世点评吉利“逆势”入股雷诺内燃机部门,看中的或许是雷诺的混动技术及其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所能带来的助力。

巴菲特再度减持比亚迪

据外媒报道,根据9月2日的一份文件,巴菲特旗下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 Inc)以4.5083亿港元(合5,7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72万股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根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提交给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文件,截至9月1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在比亚迪已发行H股中的持股比例降至18.87%。

对此,比亚迪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比亚迪方面也从港交所获悉了相关情况,股东减持行为系股东投资决策,公司销量屡创新高,目前经营情况健康,一切正常。

此前根据8月30日提交的一份文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减持了133万股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出售价格约3.7亿港元(合4,700万美元),其在比亚迪已发行H股中的持股比例当时从20.49%降至19.92%。

盖世点评持有比亚迪股票长达14年,回报超30倍,巴菲特这时候卖出比亚迪,是最好的选择吗?

多个新能源品牌公布8月销量

9月1日,国内共有10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布了8月交付量。

整体来看,造车新势力8月表现并没有太多惊喜,小鹏、理想交付量环比均有所下滑,蔚来凭借主销车型“866”支撑,勉强维持在万辆左右,哪吒和零跑进一步冲高,继续稳固着新势力月交付前两名。

相比造车新势力,AITO、极氪等新品牌在8月交付表现抢眼,其中AITO问界系列当月交付破万,有力反击了“唱衰者”。极氪月交付经历缓慢爬升后,8月交付超过7000台,再次创造了单月交付新高。

盖世点评随着越来越多新品牌加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火将再度升级。

长安汽车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238.74%

8月31日,长安汽车发布的半年报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收约565.7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降低0.37%;营业成本约453.60亿元,同比下降5.67%;研发投入约为19.32亿元,同比增长29.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8.58亿元,同比增长238.74%。

长安汽车上半年财报数据;图片来源:财报截图

盖世点评两倍多的净利增幅背后,除了持续优化的产品布局的推动,还有阿维塔股权出让的贡献。

长城汽车巴基斯坦KD工厂投产

9月1日,长城汽车巴基斯坦KD工厂正式投产暨首台第三代哈弗H6(参数丨图片)下线仪式在位于巴基斯坦拉合尔的KD工厂举行,成为长城汽车继厄瓜多尔、马来西亚、突尼斯等地之后的又一重要海外KD工厂。

据悉,2021年10月,长城汽车抓住巴基斯坦汽车新政及公司全球化战略契机,率先以整车出口模式迈入巴基斯坦,第三代哈弗H6、哈弗JOLION的智能化配置在当地用户中创下良好口碑,这也为当地KD工厂项目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今年5月,长城汽车技术团队前往巴基斯坦KD工厂开展技术支持工作,通过与当地经销商的密切配合,项目得以快速顺利投产。

盖世点评:达成海外销售100万辆里程碑之后,长城汽车海外市场攻势依旧很猛。

博世将投资2亿美元在美国生产燃料电池

据外媒报道,博世集团表示将投资超过2亿美元在其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生产燃料电池堆。

博世在8月31日表示,该公司将扩大现有的安德森(Anderson)工厂,从而为燃料电池的生产提供支持。该公司预计,该工厂计划从2026年开始启动,将创造至少350个新的就业岗位。

博世北美总裁Mike Mansuetti表示,该公司决定在美国投资生产燃料电池,是为了满足其北美汽车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他在一份声明中称:“随着我们成功在北美地区收购电动出行企业,在当地拥有生产能力为本地客户提供支持,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博世燃料电池出行解决方案产品经理Achim Moritz表示:“我们预计,在产量实现提升之后,我们将能显著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

盖世点评不只是博世,近期丰田、宝马等有关燃料电池的进展不断,燃料电池似乎正站上新起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