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钱亚光编辑/ 孟 为设计/ 赵昊然题图/ 师玉超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61.1万辆,同比增长82.9%,环比增长14.7%。1-9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形成趋势性上升走势。9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1.8%,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屡创新高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组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更明显地从“哑铃形”转向“纺锤形”。


(资料图片)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A00级和B级纯电动车对全年新能源车销量贡献最大。其中A00级纯电动车累计销售约89.85万辆,占比30.1%;B级纯电动车累计销量约为61.6万辆,占比20.6%。

而在10万-20万元这个燃油车规模最大的价格区间,去年新能源车由于不具备性能和智能化的优势,且续航里程难以满足家庭主力需求,渗透率始终比较低。

销量独占鳌头

到了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售价在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占比为25%,同比减少6个百分点,10-20万元的车型占比则为44%,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已取代前者成为新能源乘用车中最大的价格细分领域。

价格超过20万元的车型占比则变化不大,比如20-30万元的占比减少1个百分点至24%,30-40万元的占比减少1个百分点至5%,40万元以上的占比继续保持在2%。

而在1-8月,新能源汽车10万-20万元细分市场主销车型多达44款,销量总计超过130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一半。到了9月,除了这一区间的销量在增长,其他价位区间的新能源汽车都在下降或持平。这个细分市场已经成为产品最多、销量最大、自主品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2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三车企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分别为19.12万辆、7.76万辆、4.04万辆,其中比亚迪是唯一一家零售量突破10万辆的新能源车企,市场占有率为31.3%,而在比亚迪销售车型中,10万-20万元价位的车型绝对是占了大头。

从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五名的价格来看,起售价10万-20万元之间的有7款,几乎占据半壁江山,20万-30万元3款,30万以上的2款,10万元以下的3款。

前十五名的销量总和是354607辆,占9月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58.08%,其中10万-20万元区间的车型销量163770辆,10万-2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车型数量还是销量都已经成了新能源汽车中的主力。

消费者预算最多

除了销量,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看,这个价位区间的车型,也正在成为潜在消费者的首选。

9月底懂车帝联合新华财经发布《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报告》对新的能源车意向消费者的购车预算进行了调查。在产品进步和政策支持下,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购买意愿正大力追赶燃油车。根据调查,40.1%的消费者买车同时考虑新能源和燃油车,还有11.7%只考虑新能源车。

数据显示,意向购车者中10万-20万元预算占比最多,达到26.7%;其次为20-30万元,占比21.1%。相比前者占比略低。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插混车型的崛起,对新能源汽车在主流市场占比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尽管目前纯电汽车成为新能源车的主要研发方向,但在续航和充电等现实因素影响下,消费者对混动车型更为信赖。

调查中,55.3%的消费者选择了插电式混动车型,纯电汽车为28.2%,增程式汽车7%。

插电混动技术利用混联架构, 将车辆在低速的工况下切换至电力驱动模式,降低油耗水平,同时带来平顺、安静的驾驶感受;在高速的工况下使用发动机直驱降低油耗;在减速的情况下利用电池等储能装置对能量进行回收、 避免多余能量以热能形式消耗。

目前新推出的插混车型大多具有100公里-20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不论是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广汽、奇瑞这些传统车企,还是理想、问界、哪吒这些造车新势力,推出的PHEV(含增程)均以长续航版为主。

从消费者角度看,混动好开、安静又省油,更长的纯电续航可以满足更高半径的出行需求,且能够减少充电频次。既有纯电车型的驾乘体验,又没有纯电车型的补电焦虑,是替代油车的非常好的选择,受到消费者青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经过十年的积累,中国车企在混动领域的积累已经非常深厚。插混车型虽然目前还是比同档次燃油车更贵,但相距已经不远。

车企的新宠

显然,汽车厂商也关注到了市场发展的趋势,主流车企都在加速推出 10万-20 万元平价纯电动车和插混动力汽车。

据汽车商业评论不完全统计,2022年1-9月,国内共发布全新的新能源车型67款,其中10万-20万元的车型25款,占比37.3%;20万-30万元的车型14款,占比20.9%;30万-40万元的车型12款,占比17.9%;40万元以上车型9款,占比13.4%;10万元以下的车型6款,占比8.9%。

其中纯电车型44款,占比65.7%,10万-20万元区间13款;插混16款,占比23.9%,10万-20万元区间11款;增程6款,占比8.9%,10万-20万元区间1款;氢燃料电池1款,占比1.5%。

从中可以看出,10万-20万元细分市场,厂家在插混车型上下功夫更大,而纯车车型由于电池价格占比较大,成本不容易控制。

同时,在这个区间的新能源新车中,只有1款是来自造车新势力,5款来自合资品牌,剩下19款都是自主品牌,像同价位燃油车的情况一样,自主品牌已经占据主动。

10万-20万元是中国家庭购车基数最大一个区间。往下,10万元以下市场通常是依靠牺牲品质,低价走量抢市场;往上,超过30万以上更多的是依靠品牌溢价和浮夸的新功能吸引高端用户。中间这个部分,就是兼顾品牌、性能、实用、价位多方面的最实际选择。

目前这个区间的用户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厂家也更关注这一细分市场,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野蛮生长阶段进入成熟发展期,正在畸形的“哑铃形”结构,慢慢变成健康的“纺锤形”结构。

随着纯电动车成本的持续下降、插电混动技术的普及,续航里程的增加、充电焦虑的逐步消除,10-2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得到显著增长,进一步蚕食燃油车的主流市场份额。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