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作者:洞见·瑾山月

曾国藩与敌作战时,有一招叫“结硬寨,打呆仗”。


(资料图片)

他的部队每天只走四小时,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建营搭寨子。

攻城时,他也不急着进军,还是让士兵开挖,围着敌人的城池,挖一条几百里的壕沟。

关于战术,别人要么出其不意搞偷袭,要么声东击西摆迷魂阵,要么兵贵神速打闪电战。

只有曾国藩傻愣愣地花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挖沟筑墙。

但结果却是,他的“硬寨”堵截了一次次偷袭,他的“呆仗”将敌人死死围困。

正如他所言: 唯天下至拙,能胜天下至巧。

只要你足够笨,就能打败聪明人。

01

走捷径,就是绕远路。

西晋文学家左思,秉性愚钝,笨嘴拙舌。

父亲见他“书法鼓琴皆不成”,逢人便气恼地说“左思小儿,愚不可及”。

长大后,左思前往洛阳游学,准备写一篇《三都赋》。

巧的是,大才子陆机也正有此意。

众人听说后,纷纷嘲笑左思不自量力。

即便如此,左思却从未自暴自弃。

他一个人徒步几万里,去收集第一手史料。为了能阅读文献,他求来秘书郎一职,废寝忘食地扎进书堆里。

他想向著作郎张载讨教问题,被拒之门外后,就天天一大早在张府门前静候。

一个月后,张载被他打动,将自己所学悉数告知。

开始动笔后,他更是在家门口,庭院里,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偶尔想出一句,马上就记录下来。

整整十年,左思一刻不懈怠。

终于,凭借《三都赋》一举成名,引发“洛阳纸贵”的千古传奇。

连当时看不起他的陆机都大为叹服,甘拜下风。

古往今来,太多人自以为聪明,总想着一飞冲天。

可人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才能踩出一条青云路。

明朝四大才子中的文徵明,从小就被贴上“愚钝”的标签。

靠着数十年如一日的练习,凭借书法跻身“吴门三家”之列,与以聪明闻世的唐伯虎并列“四大才子”。

越是取巧钻营,越可能误了终身。

肯下笨功夫的人,反而走得远。

02

聪明过头的人,误的是自己。

清朝,有个叫方朝觐的读书人,非常抠门。

一年冬天,他带着仆人进京赶考。

为了少花钱,一到酒楼,他只让仆人吃咸菜。

仆人只好从命,点了一盘酸黄瓜。

而他自己却叫来一桌子酒肉,大快朵颐。

结果结账时,他自己花了十吊钱,仆人却是四十吊。

他气呼呼地找店家理论,店家却道:

冬天瓜果蔬菜本来就少,这里又是京城。这酸黄瓜都是现腌的,比肉可贵多了。

这世上,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太多。

从前有一对兄弟,经常一起走街串巷地收货物。

哥哥为人精明,每到一处村落,都设计抢先弟弟一步。

不是找点事拖住弟弟,就是骗弟弟有东西忘在家中,让他回去找。

等支走弟弟,哥哥就马上去农户家,挨家挨户地收东西。

起初,他收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可渐渐地,却没了生意。

一次,他看上了一农妇家的瓦盆,刚要开口砍价,农妇就制止他:

“我们都听说了,你这人出价太低,不如后面赶来的你家弟弟实诚。”

原来,每次哥哥走后,弟弟再来收货时,报的价都比哥哥公道。

渐渐地,在哥哥的反衬下,弟弟美名在外,买卖越做越大。

算计别过头,过头天必收。

厚道一点,真诚一点,反而能赢得人缘、攒下福气。

03

能享福的,都是肯吃亏的。

《菜根谭》有言: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

天道循环,因果不虚,贪小便宜,必吃大亏;大度让利,必有回报。

胡雪岩刚涉足缫丝行业时,和同行一起去盛产蚕丝的小镇收蚕丝。

走访了几户人家后,他对今年的蚕丝品质很满意。

当下,就要和蚕农们签下收购合同。

就在这时,一旁的同行悄声说:

“现在买就亏了,再等俩月,等蚕快破茧的时候向农户压价。那个时候,农户们不买不行,因为蚕一破茧,丝就废了。”

胡雪岩反问:那农户们岂不是年年吃亏?

同行说:做买卖,总有一方要吃亏,你见不得他们吃亏,你现在就得吃亏。

胡雪岩左思右想,还是决定不压价。

他拿出一半家产,将此地的蚕丝全买了下来。

这种厚道的做法,赢得了农户的信赖,也让他在缫丝业站稳的脚跟。

胡雪岩说:世上诸事,都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就要吃亏。

愿意让利于人,才能惠及自身。

明代无锡人盛颙辞官回乡后发现,邻居们一夜之间都被官府抓了起来。

他多方打听,得知这些人都是因为欠了自家的钱还不上。

盛颙便拿着账簿和借据,把大伙叫来,当众烧毁。并承诺,过去债务一笔勾销,再不索要。

他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希望把邻居们逼到绝路。

自此,盛颙得以仁厚闻名,得到更多乡邻的爱戴,家族也日益昌盛。

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他们着眼于远处,不计小利,稳住的却是人生大局。

俞敏洪谈起过一个“蜗牛策略”。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不全是那些飞得高的。

像蜗牛那样,一直慢慢爬,笨笨地坚持,也能到达山顶。

点个 赞吧 ,从此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