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即日起,本报推出“喜迎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五年看变化”栏目,选取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人物,围绕创业在南京、生活在南京、学习在南京等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以小故事、小视角、小切口,反映我市这五年发展的新成效、新气象、新变化,用亲历者视角讲好讲深讲实幸福南京故事,为我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眼下正是螃蟹上市旺季,在与固城湖一堤之隔的高淳永胜圩万亩高效水产养殖基地内,蟹农们慢悠悠地划着小船,给躲藏在水草中茁壮成长的螃蟹喂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每天清晨或傍晚,一位个子不高、身材精瘦的汉子总会准时出现在这里,或弯腰蹲下观察螃蟹的长势,或询问蟹农养殖是否存在困难,他就是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当地公认的“螃蟹大王”——邢青松。

9月30日上午,记者还未走进基地,远远就听到邢青松爽朗的笑声。“太好了!今年基地养殖的螃蟹规格较往年每只大3到5钱,这充分说明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这条路走对了。”邢青松说,等到大规格螃蟹大量上市后,联社将会以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从社员手上收购螃蟹,销往全国各地,让社员们的收入更有保障。

俗话说“靠水吃水”,高淳人养殖螃蟹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但受限于规模零散、缺乏技术支撑、销售渠道不畅等因素,一度整体效益不高。为让农民抱团抵御市场风险,2008年,邢青松创办了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2010年建立全省第一个省级水产合作联社。如今,联社已发展成为覆盖20多家成员合作社、3000多家螃蟹养殖户的“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去年联社销售总额达5.95亿元,社员人均直接增收超1万元。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淳螃蟹养殖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塘口老化严重、综合成本高、技术创新滞后,导致养殖效益下滑。“随着全国各地螃蟹养殖面积的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要解决养殖环境、质量安全问题,提升品牌竞争力,必须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路子。”邢青松说。

敢想更要敢尝试。2018年,邢青松率先在砖墙镇实施了千亩高效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项目,将蟹塘分割成大小相同的标准化塘口,使用微孔增氧机供氧,同时安装视频在线监控点,随时监测水质溶氧、透明度、pH值等指标。

当年,螃蟹养殖大户陶立木在这里承包了200亩水面养殖螃蟹,亩产提升到120公斤,较以前翻了近一番。陶立木感慨:“以前村民一家一户养殖螃蟹,污水乱排,垃圾也多。现在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质环境明显变好了,更容易出精品蟹。”

千亩试验田的成功给了邢青松极大的信心。在他的建议下,2019年以来,高淳以工业化思维大力发展螃蟹规模化养殖,先后流转了阳江、砖墙、淳溪区域内的2.1万亩土地,打造了全国首个以螃蟹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永胜圩万亩高效水产养殖基地位于产业园核心区,这里以50亩为一个单元改造了标准化蟹塘,同时配套建设道路、看管房等基础设施,统一对外招标。经营主体以500亩起包,“拎包入住”后由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并全程提供科学养殖技术指导和技术难点解答。

今年初,基地万亩蟹塘正式投用,有了进排水分开、先进增氧设备、智能化检测水质、无人机投喂饵料等多项生态化、智慧化措施助力,这里的螃蟹喝着固城湖直引水,个头噌噌往上蹿,预计亩产可达150公斤,总产量将突破400万公斤。

“我们大致估算过,基础设施完善、规模化养殖后,预计每亩蟹塘每年可节约1000元成本。”邢青松表示,基地还确保农户每亩可实现土地租金1000元、劳务薪金1000元、股金分红1000元,砖墙镇的3.5万人都能从中受益。

在邢青松看来,这五年,高淳农业尤其是螃蟹养殖业变化巨大:分散经营正在向规模化经营转变,化学农业正在向生态农业转变,自然式农业正在向设施化农业转变,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高淳的实践充分说明,农业要发展,土地得流转。不把标准化搞起来,现代化无从谈起。”

如今,高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已经建成,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高淳螃蟹产业如何继续发展壮大,邢青松也有了新的思路:“要继续扩大规模化经营范围,推广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提升总体养殖水平。同时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支持园镇村一体化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杜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