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梁家庄村:极值降雨中无一人伤亡

本报记者 王露橦

8月8日,走进临城县赵庄乡梁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郝立杰家里,还能看到桌子上摆放的花露水、手电筒和成袋的卫生纸、蚊香等用品。“我家地势高,是村里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每年汛期,日常用品我都多备些,乡亲们转移来我家,用得到。”郝立杰说。


(资料图)

梁家庄村属于深山村,距离槐河发源地较近,不少村民沿河而居。7月29日上午到31日3时,梁家庄村累计降雨量突破1000毫米,成为强降雨过程中河北最大的降雨点,穿村而过的山洪猛、快、急,用村里老年人的话说:“这可比1963年的洪水厉害多了。”即便如此,这个小山村依然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全村无一人伤亡。

应对强降雨,梁家庄村的秘诀何在?

不轻“敌”,快转移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郝立杰介绍,“我村树多、水多。全年两件大事,一个是防火、一个是防汛。坚决不能有人员伤亡,这是底线。人员及时转移安置,是保障汛期安全的重中之重。”

郝立杰家门口张贴着一块醒目的标识牌——地质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每年汛期来临之前,村里都会组织村民参加县里的防汛应急演练,回来后,总结经验,组织全村开展演练。村委会大喇叭一喊,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铜锣一敲,村里的削坡建房户、临河临崖户、野外养殖户、独居老人户、破旧房屋户、老弱病残户都能听懂‘暗号’,第一时间到我家来。”郝立杰说。

今年,村里按照县、乡部署,把全村在家的112人拉出名单,挨家挨户见人见面走访,查找防汛薄弱环节,早在7月初就明确了需要转移避险的61口人,其中,安排独居且行动不便户、地质灾害点户、智力障碍户等5户7人,于7月10日先行转移。与此同时,走访村里经历过1963年洪水的老辈人,确定地处相对安全区域的10户民房为临时安置点,再把村民们划分为10个小组,由分散居住变为到安全地带集中管理,明确由13名抢险队员轮流值班守护。

“谁需要转移、往谁家转移、路线怎么走,大家演练过,都清楚。”村民曹付东说。7月30日凌晨,乡亲们接到村里通知抓紧转移,不到2小时,全部转移完毕。“听说后来洪水把桥面和路面都淹了,幸好转移及时。”80岁的村民尚风林说。

早准备,强基础

连心桥是梁家庄村近几年新建的一座跨河桥。“以前,村里只有2座过水桥,2016年洪水来时,两座桥面因为地势低,都过不了人。那之后,就有了连心桥,保证汛期有一座桥可以先通行。”郝立杰说,2016年那次洪水中,村里发现了一些问题,近几年都做了一定的改进。

2016年,村里还没有建设护村坝,河水按天然走势曲折流淌。山洪洪峰来时,水势一度失控,致使河道两侧道路、民房和农田损毁严重。那次之后,梁家庄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在槐河过村段岸边,对石块垒砌的护村坝进行加固,把部分护村坝升级改造为水泥浇筑。今年汛期来临之际,村里还及时把槐河一段200多米长的主河道加深加宽,动用大型钩机把弯道取直,把河道中的大石头清理干净,避免洪水乱窜威胁村庄。

今年,在洪水持续冲击下,石块垒砌的坝体一小部分受损,水泥浇筑的坝体安然无恙。杨凤菊家距离河道较近,听着山洪咆哮,她担心房屋被冲毁,彻夜未眠。“这回,家里的房子啥事也没有,连家门前的路和路边的护村坝也完好无损。”杨凤菊直夸赞,“水泥坝真管用。”

2016年,洪水导致村里断水。梁家庄村在重修饮水工程时,在地势较高的安全区域新建了3个蓄水池,每个蓄水池可储存20多立方米的饮用水。

今年,洪水虽然导致两个水源井和供水主管道受损,但靠着蓄水池,乡亲们的饮用水充足供应。

山洪易导致电力和通信暂时中断,郝立杰在上级统一配备卫星电话的基础上,提前把汽车加满了油,利用车载电瓶充电,保证手机24小时通信不间断。

人心齐,泰山移

“一、二、三,好嘞!”8月6日15时,梁家庄村南,尚金龙、尚金如帮邻居郝增超修补洪水冲毁的核桃林地块。仨人合作抬石头、码护墙,几个小时的工夫,宽约3米的护墙已经初见雏形。“好在俺们转移得及时,要不损失的可能就不只是几块地了。”郝增超说,从7月初开始,党员和村民代表就及时把防汛政策和汛情、雨情一一通知到每一户,让全村群众了解防汛的重要性和预防可控性。大家伙转移前早有准备,心中不慌。

党心连着民心。村里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党员队伍和团结的村民大家庭,也最让带头人郝立杰引以为豪。

“雨下得最大的时候,像从天上泼下来,眼前啥也看不见。如果洪水冲进村,黄花沟极容易形成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暴雨之夜,曾任村支书的老党员郝爱朝主动请缨,负责盯守家门口附近黄花沟水道洪水水势变化。面对家人的担心,郝爱朝的回答斩钉截铁:“我是党员,这个时候不站出来,啥时候站出来!”

老党员郝书朝不仅积极参与晚上值班、巡查水情,还让患有腿疾的邻居郭新房到自家临时避险。郭新房家里电力中断期间,郝书朝就负责起他的一日三餐。说起这事,郭新房感动不已:“不是一家人,亲如一家人。”

8月6日下午,郝立杰、曹春江等村干部和5名村民代表来到村民王建忠家里,帮助清理倒塌的一段院墙。大家有的搬运石块,有的清理土方,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他们说,王建忠没在家,大家伙不能袖手旁观。

“村里只要通知转移,没有谁不听,大家伙儿都全力配合。”80岁的村民张如庆说,梁家庄村经历过多次洪灾,但从没有过人员伤亡。这是因为1963年以后的10多任村党支部,一直把防汛当作村里的头等大事。更重要的是,党群同心,干群合力,筑牢了防汛的“铜墙铁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