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杨宏彬

1992年,4岁的金地,碰上了33岁的凌克。

当时的金地,还唤作“深圳市福田区金地实业开发公司”;当时的凌克,刚从武汉曙光电机厂辞职来到深圳工作不久。


(相关资料图)

三十而立的年纪,凌克意气风发,试图要在深圳闯出一片天地。而90年代,金地所处的房地产行业,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二者的碰撞,掀起了双方都难以预测的波澜。

1998年,39岁的凌克成为金地集团董事长,全面掌舵金地,金地也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之后的日子里,金地历经了上市、全国化布局、“一体两翼”成型、销售额突破千亿等一些列高光时刻,作为“招保万金”房地产四小龙之一,金地集团在房地产行业地位曾占据一席重位。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年是凌克在位金地董事长的第25年,也是最后一年。10月16日晚间,金地集团(600383.SH)公告称,董事长凌克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30多年的地产生涯,由此画上句点。

在2020-2022年,他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十大地产年度CEO。凌克辞职后,金地董事长职务将由公司董事、总裁黄俊灿代为行使。

凌克金地31年

“金地的诞生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金地的每一步成长,都与国家的繁荣与时代的进步密不可分。”凌克曾这样说过。

事实确实如此。站在改革桥头堡的深圳,通过学习香港商品房的概念,迅速成为中国现代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原点,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地产企业。1996年,“金地海景花园”公开发售,当年“金地海景花园”作为深圳豪宅的代名词,创造了深圳住宅销售速度和均价的新高。

不过,时代的红利是一方面,领导人的策略对于房企而言也非常重要。凌克上任金地董事长的第三年,公司便成功闯入资本市场,开始了新的征程。

2006年,金地集团已基本完成了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东南、西部等七大区域的全国化布局。金地集团由此也成为中国最早上市且完成全国化布局的房地产企业之一。

2010年到2014年,销售规模从283亿元增至490亿元,似乎已经有些掉队。但自 2015年起,金地奋起直追,2017年,金地实现房地产销售金额达到1408亿元,跨进千亿门槛,

3年年均增长率超过50%。

直至2020年,金地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426.8亿元。10年时间,金地销售额几乎翻了10倍。

金地能发展到这一步,凌克无疑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企业发展,凌克有一套独到的理念:“一家公司好好的,活得久,比突然辉煌一下更重要。”他认为,平衡发展是金地如今独特的企业发展经营理念。

对于平衡发展观,凌克解释为,不唯规模,讲求短期经营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讲求利润与规模的平衡,讲究效益与责任的平衡。

正因如此,金地也一直保持着相对健康的财务指标。截至2023上半年,金地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2.1%,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2.9%,净负债率为53.5%,继续维持低位,持有货币资金约460.8亿元。

债务结构方面,长期负债占全部有息负债比重的62.85%,债务期限结构趋于合理。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虽然出现小幅波动,但仍处于行业较高水准。

意料之中的接班人

暂时接任凌克董事长职务的黄俊灿,也是一名金地老兵,在金地高层中,其素有“少将”之称。

1992年,刚刚结束大学生涯的黄俊灿加入了金地,成为一名普通工程师。之后在公司的工程、设计、运营、财务、金融等多个岗位均有履职。

在金地这些年,黄俊灿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其带领的深圳公司是金地集团最早实现区域化经营的子公司,为金地全国化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包括凌克在内的金地高层对黄俊灿的评价都很高,称其是 “专业能力、领导能力最强的管理层之一”。2010年,黄俊灿坐上了金地总裁的位置,与徐家俊和韦传军一起成为了凌克的最佳拍档。

如今暂时行使董事长职务,对于黄俊灿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房地产下行之际,金地的经营也受到了影响。

2022年,金地集团签约金额2218亿元,行业排名稳中有升;实现营业收入1202.08亿元,同比上升21.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7亿元,同比却有所下滑。

2023年上半年,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金额858.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68.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32亿元,净利润指标同样并不是很理想。

金地业绩的波动源于销售额的受挫。今年年初,在金地内部经营工作会议上,金地董事长凌克曾明确要求,公司要主动把握土地投资机会,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2023年前9个月,金地累计实现签约面积6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9%;累计实现签约金额1219.3亿元,同比下降25.23%。

现如今,提振销售的重担无疑是落在了黄俊灿的身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