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分类指引》是保险业协会持续推进绿色保险研究的系统性成果,也是首个全面覆盖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行业自律规范。
来自保险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绿色保险半年保费收入1159亿元;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
(资料图)
准确把握内涵及意义
在绿色保险制度建设方面,原中国银保监会去年6月印发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保险机构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去年11月印发《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首次对绿色保险进行了定义,实现了对绿色保险的量化统计,为保险机构开展绿色保险业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比于此前出台的相关制度,《分类指引》立足具体操作层面,从业务分类的角度出发,对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作出规范,有利于行业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绿色保险的内涵及意义,支持行业提升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配置承保、资金、运营资源的精准性和针对性,配合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
《分类指引》由正文和附件组成。正文共六章,第一章“总则”明确指引的制定依据与目的及适用范围;第二章“目标与原则”明确绿色保险的发展目标和认定原则;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明确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和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建议;第六章“附则”明确指引组成及解释权归属。附件包括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3张分类表。
《分类指引》在研究制定过程中,从绿色保险产品与客户需求相适配的角度出发,共梳理形成10类服务领域(场景),以16类保险产品类别与之相对应,涉及69种细分保险产品类别,并列举了150余款保险产品。这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方式对绿色保险产品进行了全景展现,通过由宏观到微观层层细化的目录呈现形式,便于投保人全面深入地了解绿色保险产品,助力化解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为提升风险意识、发掘潜在保险需求、促进行业间的交流合作创造了条件。
据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副总裁余贤群介绍,《分类指引》的制定和推进主要遵循了全面覆盖原则、审慎从严原则和分步推进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是指《分类指引》在细化绿色保险产品分类的同时,对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进行了分类细化,覆盖了负债端、投资端、运营端3个板块,可以更全面地展现保险业服务绿色发展的独特价值。《分类指引》的发布有助于指导各家保险机构在上述3个方面全面持续发力,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审慎从严原则是指《分类指引》为避免绿色保险概念的泛化,对绿色保险的认定和分类保持审慎,突出绿色保险助力绿色发展的目的性。在负债端,通用型保险产品只有服务于绿色发展领域或场景时,才被认定为绿色保险产品,从而起到引导通用保险产品向专属绿色保险产品升级转化的作用。在资产端,《分类指引》在设计上注重穿透考察底层资产和资金实际用途,从严把握资金运用的具体投资方法及实际投向,确保绿色投资分类识别准确可靠。
分步推进原则是指《分类指引》急用先行,搭建绿色保险分类框架,后续协会将根据国家、监管政策的出台和修订,以及绿色保险行业实践的不断发展,对《分类指引》进行修订更新,持续推进《分类指引》结构和内容的完善。同时,协会鼓励保险公司参照《分类指引》逐步建立绿色保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绿色保险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深度融入绿色发展理念
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运营的重要环节,针对保险资金绿色投资制定有关分类指引内容,有助于更全面地从保险公司业务全链条维度对行业机构服务国民经济绿色转型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贯彻和评估。
当前,国内绿色投资领域信息披露体系尚不健全,除债券投资外其他投资品类也缺乏普遍认可的判定标准。对此,《分类指引》充分参考和借鉴已有相关分类标准和行业机构既有实践,采用定量+定性方法明确了,除存款外的保险资金运用涉及各类投资品种的绿色投资标准,既能在债券投资等绿色投资发展相对成熟的投资品类与现行业务实践有效对接,又能在其他相对缺乏绿色投资工作基础的投资品类内为行业机构提供开展绿色投资分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各机构全面准确衡量自身绿色投资工作开展情况提供方法论支撑和标尺参考。保险业协会会长于华表示,在绿色投资方面,保险业要不断优化资金配置,创新投资工具,在保险资金运用决策和活动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支持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对节能减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重点绿色产业领域的资金支持,多措并举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项目的投资力度,满足各类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
中国人寿资管公司拟任副总裁赵晖认为,绿色投资的识别和统计工作是重要的行业基础性工作,也是行业机构深入开展绿色投资能力建设的重要前置前提,行业机构可以参考运用《分类指引》中的有关方法论体系,通过逐步建立绿色投资股票池、绿色债券投资池、绿色基金产品库等形式进一步提升对绿色投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推动行业服务国民经济绿色转型的水平更好提升。
为了更好地体现保险行业对于绿色发展的深入再思考,从自身角度出发,《分类指引》创新性和前瞻性地纳入了绿色运营部分。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黄宝新表示,我们常规理解的保险行业的绿色金融业务主要从负债和资产两端出发,包含绿色保险产品和险资绿色投资,实际上,保险公司自身的环境绩效管理也是“双碳”工作闭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通常认为,金融机构的碳排放中90%乃至95%以上源自业务端,但是自身的碳排放却是最容易把握的,也是贯彻落实《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第一步,可以突出体现保险行业的绿色贡献和绿色价值。由此《分类指引》从业务到运营,全面、立体、多维度地构建起保险公司绿色发展的图景。
《分类指引》中绿色运营部分主要分为三块内容,分别是职场类、硬件设施类和因公出行类。保险公司可以按照这3个类别分别对日常运营行为进行分类,对照《保险公司绿色运营分类表》建立数据收集与核算体系。以试点的形式,先在总部层面逐步完善能耗指标的数据收集统计体系,提升线上化、数字化水平,推动绿色采购,加强绿色出行管理,待条件成熟后循序渐进推动分支机构参与,实现全公司的绿色运营管理能力提升。
黄宝新认为,保险公司在日常绿色运营中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参考《保险公司绿色运营分类表》,定期披露或报送相关绩效指标并持续追踪指标数据,完成年度间的碳排放趋势总结,并据此优化提升日常绿色运营。
再保险提升保障能力
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对接风险保障需求,提供全面的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绿色保险也属于新兴领域,相比传统领域更需要再保险支持。
据中再集团副总裁朱晓云介绍,我国再保险行业将发挥丰富的技术数据优势、领先的全球化优势,深入推进直再融合,与直保公司全面协同合作,积极支持绿色保险发展。
近年来,再保险公司根据绿色产业需要与风险特征,积极推进前沿风险研究和产品开发,有效支持了保险行业产品创新。一方面拓展可保边界,在全新领域合作推出绿色保险产品,如近年来再保公司支持直保公司落地了多款碳汇保险,支持碳市场发展;另一方面将传统财产保险产品升级为绿色产业专属保险产品,例如升级传统的财产一切险等产品,联合直保公司推出行业首款电化学储能专属保险产品。于华表示,在保险保障方面,保险行业要加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绿色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增加绿色保险产品种类,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在绿色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建设、传统产业低碳转型、促进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生活等方面推出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保险产品。
再保险行业能够通过合约、临分等传统再保方式,以及创新的保险连接证券产品,助力行业提升风险保障能力。绿色保险为清洁能源等项目提供风险保障,领域新、投资大、风险高,分保需求旺盛,亟需再保险业提供可靠支持。例如,中国核保险共同体2022年为境内全部近万亿元涉核财产提供全方位保险保障。
据朱晓云介绍,近年来,再保险公司持续研发巨灾模型、风险地图、风险定价模型等多种工具,梳理总结全市场的绿色保险承保理赔案例,让绿色产业、绿色标的所面临的风险“看得清、算得准”,支持直保公司更好地管控风险。例如,我国再保险公司创新开发新能源车保险定价风控大模型,支持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自主研发符合中国实际的地震、台风、洪水巨灾模型,不断丰富中国巨灾模型谱系,助力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在绿色保险领域起步较早,在风险评估、产品开发、机制设计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尚未在行业层面出台全面覆盖绿色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保险公司绿色运营的自律规范。《分类指引》顺应国内外绿色保险快速发展的趋势,充分融入国际保险业关注度较高的气候变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碳交易市场建设等主题内容,有利于构建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交流合作的桥梁,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进绿色保险相关工作提供可参考借鉴的蓝本。(于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