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以来,江西省鹰潭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坚持以信用监管为突破口,创新信用归集、分类、监管、修复四种模式,着力构建“归集精准、分类清晰、监管高效、修复快捷”的高标准信用体系,重塑监管流程,提升监管效能,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创新“纵向+横向”模式 推动信用归集精准
在纵向贯通方面。作为2020年度在深化商事制度领域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引起良好社会反响的地方,鹰潭市场监管局主动争取省局支持,获准同意“鹰潭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对接江西省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定期获取并更新鹰潭市市场主体的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数据。在横向集成方面。主动与市大数据中心沟通协调,申请了12个部门近三年涉81个风险分类指标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通过“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共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归集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118万余条。
创新“通用+专业”模式 推动信用分类清晰
在“通用型”信用风险分类方面。深化市场主体“通用型”信用风险分类成果,目前已对全市17.8万市场主体进行信用风险分类。其中A类(低风险)13.19万户、占比73.93%;B类(一般)4.32万户、占比24.43%;C类(较高)0.29万户、占比1.63%;D类(高风险)0.04万户、占比0.01%;并将让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由平台延伸到执法终端,具体到社区网格,将社会共治向更高层级和水平推进。
在“专业型”信用风险分类方面。围绕“专业”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领域,实施专业《风险等级分级分类名录库》管理。一方面整合“赣溯源”监管平台信用信息数据,另一方面主动升级“鹰潭智慧市场监管平台”的专业模块功能,通过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监督检查信息、违法违规信息、产品质量信息、投诉举报信息、舆情监测信息等多维度信用数据,推进专业信用风险监管。对全市4505户食品经营、3206户餐饮、254户食品生产进行了专业信用风险分类,覆盖率分别达100%、100%、98.86%。全市1950户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2169台(套)在用特种设备全推行风险分类管控。为255户零售药店和707户医疗器械店进行了信用状况“精准画像”,全市17户工许发证企业、40余家铜生产企业也纳入了“智慧市场监管平台”专业信用模块监管。
创新“减负+赋能”模式 推动信用监管高效
在减负方面。推进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针对突出问题和信用风险开展双随机抽查,在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时,根据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提高监管精准性。对A类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根据实际情况可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实现“无事不扰”;对B类企业,按常规比例和频次开展抽查;对C类企业,实行重点关注,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对D类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的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必要时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完成低风险企业“无事不扰”比例达93%以上,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了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
在赋能方面。结合“金融助企纾困百日攻坚专项行动”,8月从全市17.8万户市场主体梳理出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四大行业8.6万户“白名单”,第一时间提供给金融部门,通过局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向8.6万户“白名单”推送“助企纾困,稳企强链”信息提醒,助推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金融部门发放助企易贷10亿以上。同时,在近期全省部署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后,依托“专业”信用风险分类,第一时间就建立了ABCD四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台账和市、县、乡、村四层包保干部台账,推进包保责任制迅速落实,有力推动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