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肚肚,长得不错!”种植户眼里的“黑肚肚”,其实就是享有“素中之荤”“菌中之王”之美誉的山珍——羊肚菌。
羊肚菌,属于春天出现最早的山珍之一,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高山、森林、湖泊、气候……赋予了文县富饶的土地,成了浑然天成得天独厚的原自大自然的馈赠。
春风拂面、春雨润土的三月,记者走进文县中寨镇马营村羊肚菌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座座大棚被连片的黑色纱网遮盖着,镶嵌在金黄色的油菜花海里,棚内菌盖呈褶皱网状、表面凹凸不平,却极像了羊肚似的菌子,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
“我们基地的羊肚菌在全县范围内成熟的较迟。”文县中寨镇马营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李良强说,羊肚菌在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技术全部到位的情况下才长得好,“今年种的羊肚菌品种好,长得还不错,亩产鲜菌1200斤左右,每亩产值在8-9万元不等。除去每亩2.3万成本,收益还是很客观的。”
“我这个基地共流转村民土地117亩,通过引进四川省青川县羊肚菌种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种植羊肚菌收效很好。李良强说,预计今年能产鲜菌12万斤,产值超过750万元。此外,基地生产全程需要很多人工,从建基地到采摘结束,能有效解决当地村民1.3万人次就业,实现创收190多万元。”
据了解,今年文县中寨镇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以“党支部+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羊肚菌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打造了马营村羊肚菌种植基地。
马营羊肚菌种植基地是我们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典型之一,有效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鼓起“钱袋子”,为全镇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文县中寨镇镇长刘海中说,“我们镇紧扣县上‘抓产业、强集群’的发展思路,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既巩固脱贫成果,又能很好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新型农业农产的新路子,激活“造血”功能。“以前村里的土地都是种植粮食作物,村民各干各的没啥效益。现在把土地资源整合,发展现代农业效益好,打击都受益了。马营村村主任刘风安说,“比如,我们种植羊肚菌周期短、效益好,还能改良土壤,再种植其他农作物能提高产量,推动农业增收、农村美丽、农民富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徐文娟是中寨镇马营村村民,家有一对四岁半的双胞胎。疫情期间,丈夫没出去务工在家看着。她说,“基地这几天需要大量采收工,我已经干了8天了,每天能挣100多块钱,还能随时回家去照看下孩子。”
“我从搭建大棚开始,目前干了60多天,打工小工都有,每天平均工资150元,算算也快成万元户了”马营村村民王海英说着笑着,扛着一筐羊肚菌向大棚外走去。
中寨镇只是全县发展羊肚菌产业的乡镇之一。今年以来,文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农特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致富。基于独特的资源优势,该县按照“长短结合、大小结合、远近结合”的思路,根据“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菌则菌”的原则,“把好方向、选好模式、建好机制、找好带头人”,持续开展“筑龙强社”行动,羊肚菌产业发展势头很好。目前,全县共发展羊肚菌840多亩,预计实现产值达5900万元左右。(文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玉玺朱翠张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