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永昌县河西堡镇综治中心,种植大户吕汉武带着一起的合作伙伴来找镇上的“和事佬”。
(资料图片)
“老吕,上次的土地流转纠纷又有了新问题?村民们还有啥诉求吗?”
“张所,自从上次调解完,我们关系处得好着呢!我就是顺路过来看看你,上次给我们帮了大忙。”
吕汉武口中的“张所”是永昌县河西堡镇司法所所长张典忠,而所提及的土地流转纠纷正是在张典忠这个“和事佬”的调解下才得以解决。
2020年,吕汉武和几个合作伙伴与青山堡村八社47户、九社36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合同约定每亩土地租金600元,租期为8年。在此期间,吕汉武按照合同给农户支付了2021年、2022年的土地流转费。
原本一切都步入正轨了,但是去年,青山堡村群众要求土地承包人上涨土地流转费,青山堡村的王某某、张某某等人产生了承包土地的想法,私下承诺给村民上涨土地流转费,与青山堡村八社、九社村民另起炉灶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合同约定每亩土地租金750元。
“我们签订了8年的合同,当时都是按过手印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你们就要履行合同义务!”
“你们要不上涨租金,那我们就不让种地,土地是我们老百姓的!”
今年2月,吕汉武在承包的土地进行备耕时,青山堡村的王某某、张某某纠集多人阻拦,导致发生矛盾纠纷,双方僵持不下。
俗话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张典忠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后,觉得事态严重,不容拖延。他及时向镇上领导反馈,随后,镇综治中心、司法所牵头多部门联动,第一时间进村走访调查,积极与青山堡村八、九社村民沟通衔接,广泛倾听群众意愿。
“上面有精神、地方有规定,有时大家都得站在对方角度上多考虑。”查阅合同内容,听取土地承包经营者和群众的诉求,在张典忠的带领下,法庭、农业、综治多部门专业人员,多角度分析研判土地流转矛盾产生的症结,联合探讨制定化解调处方案。
“我们采取集中-分散-集中的调解方式,向土地承包经营者、村民群众释法明理,经过为期一周的思想疏导和协商沟通,最终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调解协议书。”张典忠第一时间找准了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至此青山堡村八、九社土地租赁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切实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永昌县河西堡镇位于金昌市“一线三点”战略中心位置,是甘肃工业重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日益繁重,民间纠纷繁杂琐碎,但不管是哪个村、哪个社区谁家有了事,事大事小,也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晴天或是雨天,张典忠总是随叫随到,在调解中总是积极主动、尽责尽力。用他的话讲:“咱也是老百姓,群众有事才需要咱,经常和群众‘打’成一片,自己也感到很高兴,况且又给大家化解了矛盾纠纷。”
“现在基层调解工作不好做,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过去‘肩膀拍拍、小酒咕咕’就能解决的小事,现在就得讲方法策略、讲情讲理。”20多年的调解工作经验,让张典忠总结出了一套调解秘诀。张典忠说,调解工作一要能忍、二要能磨、三得人勤、四还得讲情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矛盾萌芽期提前介入,打好“预防针”。
像张典忠一样的人民调解人员,在永昌县还有很多,他们活跃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凡是受理的矛盾纠纷,总是亲自深入纠纷现场,查证据、听实情、找原委,对当事人的陈述认真听取、多方求证,使调解纠纷的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大为提高。
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点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永昌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基层社会治理“1+3”工作方案要求,念好排、拓、解、督、建“五字经”,在排查信访矛盾、拓展信访投诉渠道、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信访事项督查督办、打造过硬信访队伍方面持续发力,全面开展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隐患及重点人员大排查大调处,摸清摸透底数,做到了除隐患于萌芽,防风险于未发。
永昌县信访局副局长厍飞川告诉记者,我们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事项,采取提级办理的方式,压紧压实责任,建立专门台账,强化管理督导,一件一件办理、一个一个销号,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结果”。今年上半年,永昌县来访和网上信访共154件813人次,及时受理率和办结率均为100%。(记者刘伟业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