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团圆时,一线民航人舍弃休假,坚守岗位,为“大家”的团圆保驾护航。

9月29日,中秋节。早晨5时30分,和往常一样,包头机场地面服务部经理李乐早早来到中心配载室。

大屏幕上的商调数据显示,当天航班数为77架次,旅客7800人次,中转旅客164人次,比一周前增加近1700余人。做完交班记录,李乐自言自语道:“又是一场‘硬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架飞机能承载的重量是多少、需要加多少油、飞行速度配置在什么范围……这些都是配载员计算出来的。”据介绍,所谓飞机配载是根据旅客人数和所装货物重量,以及旅客在值机时所选择的座位计算出飞机的平衡参数,并提供给机组作为飞行参数,对保障飞行安全起到关键作用。

自2011年在包头机场参加工作,李乐先后担任一线配载员、飞行区管理部副经理,岗位虽有调整,但十几年来,他始终没有离开这个“斤斤计较”的岗位。李乐所负责的配载中心现有配载员11人,目前承担着包头及区内5家支线机场、18家航空公司国内航班的配载业务。

“配载员在民航工作中更像是幕后的‘隐形人’,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与值机、登记服务不同,鲜为人知。”李乐说,因为要在飞机截载后半小时内完成计算,因此需要配载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过硬的计算能力。

不仅如此,在李乐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2021年中心配载系统在包头正式上线运行,包头机场配载中心成为全国第一家支线机场配载中心,走在了行业前列。

中心配载系统上线前,配载员依托前方传来的数据进行计算、核准,在仅有的半小时内,配载员需要快速将计算结果送到监装监卸员手中,费时、费力,易出错。上线这套系统后,货物的重量和舱位经过系统核对不会出现错录的问题,有效减少隐载事件发生,配载工作更准确了。

有了数字化系统的支撑,安全系数高了,但工作性质照旧。“往往是过年过节人多的时段,涉及身份证过期、无陪儿童、特殊旅客等状况也比较多,需要协调、对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每到节假日,都是李乐和他的同事最忙碌的时候。“我过节多数不在家,家人都习惯了。”

29日晚19时,当天的又一个高峰时段来临。匆匆吃了晚饭,李乐又赶往候机楼值守。只有亲眼盯着每个保障岗位,每个保障环节,他心里才踏实。除了负责中心配载业务,他还管理着值机、登机、车队、监装、货运等多个岗位。他说:“看似普通的岗位,实则责任重大,大家都不敢有丝毫懈怠和马虎。”

(文/图 记者:张婷婷;编辑:吴存德;校对:王振伟;审核:王雪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