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分三类推进实施: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另一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并提出了规划、土地、资金和产业等举措与办法的指导方向。
由是观之,城中村改造落到具体工作中,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坚持先谋后动,坚持依法征收、净地出让,坚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确保不动则已,动则必快、动则必成。
要深刻认识到,城中村是城乡二元分割与快速城市化的历史遗留产物,当下已经成为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最薄弱、短板弱项最突出的区域,与光鲜亮丽的城市核心区域形成较大反差,不仅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面貌,更影响到城市高质量发展。
办好城中村改造这项民生工程、发展工程,要以群众的需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为第一目标,各地要扎实开展配套政策制定、摸清城中村底数、编制改造项目方案。在城中村,我们往往能看到众多年轻人、新市民、外来人口居住生活在其中,但因为违章建筑、脏乱小巷、混乱治安、落后产能和基础配套的不足,他们未被城市公共服务无缝覆盖,导致这些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
首先,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针对不同的现实状况,采取不同方式分类改造。从目前一些城市的改造情况来看,前期工作周期长是城中村改造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城中村往往现状建设及用地情况复杂,改造涉及片区结构和功能的重新布局、用地及空间资源重新分配等多种情况,不仅需要住建、土地、规划部门的到位谋划规划,还需要发改、金融、交通、市政、教育、工信、消防等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做好账怎么算、钱怎么用、地怎么征、人和产业怎么安置和流程审批等部署,合力打通堵点,从而实现改造工作整体效率提升。
第二,城中村改造要避免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防止国家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城市高质量发展首先是质量,这是战略定位,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要坚持努力提升品质、建设好房子,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打造“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样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搞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群众既不会买账,中央也不买账。
第三,城中村往往地处特别的地理位置,有的具有历史街区的价值,是一个城市的文脉,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改造需要从实际出发,在实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保护传承好历史文脉,让老街延续“乡愁”。
有了中央的顶层设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部署,现在,是形成狠抓落实好局面的关键时刻了,超大特大城市在城中村新一轮改造这件战略性发展工作上,一方面要加快完善重大决策程序,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升决策质量;一方面要合理规划,把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既确保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又要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让人民享受到安居乐业的获得感,也让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