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朱罗纪
如今,上与下,庙堂与江湖,似乎呈现截然相反的气氛。2022年的市场,全社会自始至今都笼罩在一片肃杀、压抑的氛围中。各个房产群,大家聊房子的时候反而很少,聊核酸的时候反而更多。常常是一个封控的视频,就会引发非常激烈的讨论。
这样的氛围,很难让人乐观起来。而如此压抑的气氛,在我的记忆里,几十年都不曾有过。
【资料图】
讲一个粉丝的故事。
3年前,我和这位粉丝一起去看了蛇口的名盘半三,那种160平的看海大户。当时在各种对比之后,认为那个时候的价格(大约18)是值得的,于是就买了下来。在当时,他每年的收入足以轻松的覆盖掉每月大几万的月供支出。
但自去年底以来,情势急转直下。因他做的是与房地产有关的生意,所以自然也遭遇了房地产的流动性大危机的波及。公司的
现在只能是维持正常运转,而原本每个月轻轻松松的房供,现在也开始变得有危机感。尽管家庭依然有较多的现金储备,但是基于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下滑,他开始产生心理压力。
他说他今年大部分时候的状态是这样的: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之外,坐咖啡馆,一杯咖啡一个上午。下午再送孩子上学,再一杯咖啡一个下午。尽量的减少开支,更是不做任何投资,什么都不做。“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做,反而是最正确的操作”。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今年,是和他一样的状况。据一些可信新闻的报道,我判断不会少。市场拉胯的压力,不是均匀的传递落到每个人的头顶,总是有的人依然在赚钱,而有的人却为生计发愁。
我们认真评估后的共识是:可以考虑果断而尽快的卖掉房子。
原因一是,市场环境改变,我们无法坐等政策刺激,这属于不可控变量。做好自己的微观,为家庭做好安全垫,才是当务之急。二是,以半三目前的可成交价格(25+),依然还是可以比他买入的价格高30%以上。从追求绝对盈利的角度,依然是很成功的买卖。三是,这个价格售出,不仅可以清掉所有的大额负债,而且可以手握充沛的现金,用这些现金再去购买限价的优质新盘(单价只相当于半三的一半),完全可以一次性付款,并且还会多出来很多现金可供从容支配。
这位粉丝的案例,是现在市场上很多买家正在面临的境遇。今天的市场调整(每一次都是,只是这次调整级别更痛苦),对于那些子弹充沛的人来说,是良机。但对于那些较高负债的持有房产者来说,却是煎熬。
一方面,家庭真实收入乃至收入预期都在显著下降;而另一方面,以房供为主体的家庭支出,却不见减少尽管经过了几次LPR下降,但带来的帮助很小。在原有的预期下,收入足以覆盖月供并且绰绰有余,但在现有状态下,负债率因为收入的下降而变得非常陡峭,这无形中就让家庭压力增大了许多。
我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清醒的面对市场。当市场逆转时,我们需要判断,这是一次像以往一样的无数次调整中的一次,还是过往的市场逻辑已经不再成立。假如是前者,也许你可以选择熬一熬,但是假如是后者,你只能降负债。在这一点上,个人和开发商并没有本质区别。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是后者偏多。今天的房地产市场,我们已经看到,以及持续定向“维稳”接近1年时间,但是毫无起色,而且我判断,就是再继续释放房地产的宽松政策,都不会有什么显著提振。这个原因在于,今天的压制面因素,除了房地产本身的高负债之外,系统性因素起到的压制要更大——重点表现于对需求端购买力以及市场信心的快速削弱上。是以,仅仅是放松房地产政策,难有太大的意义。
我们的很多操作、预期乃至思维方式,都是是建立在过去的顺周期里、或者说是正常周期里的。但是现在的环境完全逆转,依然是历史固有的思维方式,恐怕不足以令我们度过难关。我们只能因时而变,去调整决策让自己的处境更好一些。
市场的不确定性现时和未来都处在无法评估的状态,犹如雾中行走。对于较高负债的持有房产者,面对这样的状况:降低负债,做足安全垫,当是不可犹豫的第一要务。
所以,和我上面说的案例相似的境况,我认为今天的选择,都应该是考虑出掉房子。这是正确的做法,虽然你卖不到很好的价格了,但是依然可以获利。这个时候,现金无疑是最珍贵的资产,持续的降低负债、把负债水平控制在非常安全的状态,是应该果断做的事情。
经常情况下,我们会被下面一种说法刺激到:如果你持有现金,那么你跑不赢通胀。
这个从长期看当然是对的,长周期里,现金绝不是好资产。但是在一些极端系统性危机下(就如今天这样),持有现金是最优的选择。
有的人会信奉达里奥的观点,达里奥说,现金永远都是垃圾。但是这个还真的需要你考虑有没有那个能力圈的问题,在他现金是垃圾,在你投资可能是大坑。
你拥有现金,或许跑不赢通胀而贬值,但想着跑赢通胀而心急火燎的投出去,却可能会得到更大更快的贬值。这便是今年的普遍现象,许多拿着现金冲进股市抄底的人,都又成功的站岗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今天这样,很多股票都跌去了90%,已经是妥妥的价值毁灭了。
这些倒不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我自己也真真的拿着现金站了岗,得到的教训罢了。在这个迷雾森林的时刻,持有现金,大不了你错过一些机会,但是现在冒然的负债投出去,有可能败得很惨。
我相信,“长周期持有卓越城市的优质房产”,永远是最简单的、最正确的操作。这是个简单朴素的常识,在纽伦港都成立,在北上广深也成立,它就和“冬天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一样正确。
但是,这个简单的逻辑里有一点bug需要你注意,虽然只有这一点,但是在极端情况下(就如今天这个时候)可以要命。春天当然一定会来,但你要首先活过那个冬天,不能倒在冬天里。这是为什么我从2016年开号起就一再强调要低负债,不要随便上杠杆的缘故。人们往往只看到玩杠杆爆发了带来的财富诱惑,但却忽视掉硬币背面的风险。
这些常识,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