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制度的初创,要从五里桥街道局门路361弄一条鼎鼎有名的“垃圾弄”说起。原五里桥街道桑城居委会党组织书记魏桂花探索如何有序主持开展“垃圾弄”焕新颜的过程,是“三会”制度萌生的起点。
五里桥街道桑城居民区召开听证会
(资料图片)
第一场百姓座谈会:“路怎么修,听听你们的意见”
“‘垃圾弄’这条被大家遗忘在外的泥巴路却凄凄惨惨、肮脏不堪,周边居民对此怨声载道。既然居民对这条垃圾弄的意见这么大,那我就把整治这条路作为我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下决心把垃圾弄整治好。”
决定整治垃圾弄,但钱从哪里来呢?这个难题摆在魏桂花面前。联想到5个小区的居民均要走这条路,魏桂花首先找到了附近5个小区的物业,但物业以没有资金为由拒绝修路。于是魏桂花又去找开发商,开发商以这条路圈在小区以外为由拒绝修缮。遭到两次拒绝后,魏桂花仍旧坚守初心,认为造桥修路是好事,一定要把这件好事做好。
联想到自己是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要筹划开展党建工作,可以尝试链接党建资源来解决资金问题。当时,在职党员须到居委会报到,这一制度将党员凝聚在居委会。前期,魏桂花经过多轮走访,将在职党员分成了4大类:资源型、知识型、技术型、参谋型。为整治垃圾弄筹集资金,魏桂花拜访了资源型党员—原卢湾区建委党委书记,并在他的帮助下争取到整治“垃圾弄”的资金。
修路的资金问题解决了,但路该怎么修呢?修成什么样呢?魏桂花吸取教训,深知自己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定方案,要让老百姓自己来说路应该怎么修。于是,她带领新一届居委会班子,邀请了居民区楼组长和有意愿参与此次会议的居民,召开了社区第一场百姓座谈会。
会上,魏桂花引导居民畅所欲言:“这个路怎么修,听听大家的意见,只要你们讲地对,你们觉得怎么干好我们就怎么干。”
有的居民说:“用彩砖铺地、围墙要透绿。”有的居民说:“下雨不积水、路灯要明亮。”还有的居民说:“垃圾箱要美化、倒粪站要取缔。”一连串的修路计划汩汩而出。
修路方案在给予居民充分的表达权后有了雏形,第一场百姓座谈会在共识达成后顺利结束。
召集物业开协调会:“共同解决后续维护问题”
“垃圾弄”整治行动启动后2个月,一条崭新整洁的道路呈现在大家面前。它正是座谈会上居民所期待的样子:彩砖铺地、围墙透绿、路灯明亮、倒粪站取缔、垃圾箱美化......在整治期间,居委会发动党员的力量,采用协调会的形式,总共召开了十几次会议,化解了多起利益冲突事件,解决了诸如白天封路居民不理解,修路过程中自行车停放于何处等问题。
如今,路已修好,但谁来维护呢?若无人维护,这条路又会成为2.0版本的“垃圾弄”。于是,桑城居民区在五里桥街道的协助下,在弄堂路口建起了门岗厅。因为经费问题,只能雇佣4位退休居民每天三班倒值班,每人每月给予300元补贴。但每月1200元的补贴经费和门岗厅内的水电从何而来呢?为解决以上问题,魏桂花召集了5个物业公司的经理开了一次协调会,目标在于解决门岗厅值班人员的经费问题和水电问题。
协调会上,魏桂花直击难题,与5位物业经理商谈:“路修好了,老百姓一直称赞,非常满意。于你们物业公司而言即业主满意了。不过,门岗厅值班人员的经费和水电从哪里来还是个问题。”
5个物业公司的经理看到了矛盾所在,积极主动献策。
江南物业的李经理说:“魏书记,自来水问题我来解决,我拔一条自来水管道再安装一个水龙头,水费我们也出了。”
正达物业的周经理说:“电我们来解决。”
大众汽车公寓物业公司的施经理说:“我们走这条路的人比较多,值班人员的费用我们多出一点。”
……
最终,在值班人员经费这一个问题上,大家一致决定根据每个小区走这条路的户数多少来确定出资金额。就这样,协调会顺利结束,问题迎刃而解。
五里桥街道桑城居民区召开工作协调会
评议会开成表扬会:一把扫帚、一面锦旗、一封表扬信
“垃圾弄”整治工作完成后,桑城居委会召开了评议会,邀请了施工队代表、原卢湾区建委党委书记、居民代表共同参加。提起这场评议会,魏桂花激动地回忆道:“本想让老百姓发挥啄木鸟的作用,寻差距、找不足,给出整改提升的意见,没想到这场评议会开成了表扬会,居民和施工队对项目都赞不绝口”。
五里桥街道桑城居委召开年度工作评议会
其中,有一位庄阿姨抱着一把精心包装好的扫帚来到会议现场,她开心地说:“我先生为了扫出一条路让邻居们走,已经把5把扫帚扫退休了,如今政府关心老百姓把路修好了,不用再扫了,这把扫帚送给居委做纪念。”
有的居民提前写好了表扬信,在会上直夸施工队不错,施工质量到位,修路的过程中态度好。施工队的代表也在会上表达对居民阿姨的感谢,感谢她们在炎炎夏日送来了绿豆汤和西瓜,真是甜到了心坎里。还有居民给原卢湾区(现划入黄浦区)建委送上一面锦旗,感谢区建委对整治“垃圾弄”的大力支持。
桑城居民区改造的成功经验,也成为了“三会”制度发展道路上坚实的第一步。一件件发生在桑城社区的小事,成为激发“三会”制度萌发的火花,在街道党工委支持下,桑城居民区党总支对“三会”制度进行了更多地探索。
2001年,原卢湾区(现划入黄浦区)出台了《关于建立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三会”制度的初步形成。2006年,上海市民政局发文《上海市居民区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试行办法》,在全市推广“三会”制度,“事前听证、事中协调、事后评议”被广泛熟知,得到了广泛认可。
“‘老百姓的事情、让老百姓说了算’,‘居民的群众工作、居民自己做’,这正是‘三会’制度的核心。”魏桂花说。(文中图片由五里桥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