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于无声处展现“治理温度”

——从“南京红绿灯特别大”说起

“南京的红绿灯都这么大吗?”今年春节期间,一名外地网友来南京旅游,被当地的交通信号灯尺寸惊住了,随后在网上发了一段视频,引发众多网友持续热议和称赞。据交管部门介绍,南京的交通信号灯确实大,达到国标上限(灯罩直径400毫米),倒计时屏不仅大,还有闪烁提醒功能等。这些“友好”的交通设计,方便了市民和游客出行。

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很多“老南京”对本地红绿灯、倒计时屏的大尺寸已习以为常,要不是外地游客“眼尖”并发视频,想来还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难怪此番很多南京市民也参与了网上讨论,对家门口的温馨设计颇感骄傲。职能部门悉心体察群众出行需求、首先“能想到”,还要在建设管理上不吝投入、实际“能做到”,在不起眼处尽显治理温度。

这让人想到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案例:近几年,盛夏酷暑来临前,杭州城区不少没有林荫的干道路口搭建起遮阳篷,让骑车者免受红灯等待时的暴晒之苦。这一细节也是首先被外地人发现、传播,继而引起社会关注。现在,其他不少城市也出现了类似关照骑车人的遮挡设施,有的还强化了美学设计、增加了广告功能。

于无声处惠民生,小细节里有“门道”。按说,红绿灯设置只要符合国标,做大一点还是小一点无可非议;城区道路路口,骑行者等红灯时日晒雨淋,这也已司空见惯,没有哪部法律法规对此有明确“说法”。在有规定时尽可能“顶格”处理、最大限度便民,在无“说法”时打破常规创造“先例”、为群众造福,其间体现出城市治理的弹性空间和施政温度。

步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城市和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应有之义。现代化既是“物”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既是“工具”的现代化,也是“价值”的现代化。治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全部工作的着眼点、落脚点,在关心人、服务人、方便人、帮助人、保障人等诸多方面不断做出改进和提升,在一件件实事、一处处细节中传递治理温度、赢得群众点赞。

于无声处惠民生,需要治理者善于观察和倾听。不少时候,“无声”只是一种表象,背后其实早有群众的“心声”“呼声”甚至“抱怨声”,治理者要掌握实情、了解诉求,就得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做一番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人到现场和不到现场,效果很可能大不一样。现场是问题的暴露点、民声的聚焦点,更是工作的发力点、检测点,要善于在“有声”处定位问题、寻找答案、破解难题。

眼下正值开春,各地的年度民生项目正在落地实施。职能部门多在“有声”处解难题、善在“无声”处办实事,就能传递更多治理温度,赢得人民群众由衷的掌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