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干担当写在乡村大地上
(相关资料图)
——记市税务局派驻石匣村第一书记王浩
“石匣贡米,谷中之王。欢迎大家采购,支持乡村振兴。”“双节”假期第二天,国家税务总局济南市税务局派驻石匣村第一书记王浩的一条朋友圈引来了众多点赞和评论。
“必须支持乡村振兴。”
“第一书记推荐的小米肯定没错,来20斤。”
“王书记为民谋福利,可敬!”
……
在税务机关,他是为国聚财、为国收税的税务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他是同党员群众联手,带领乡村发展致富的第一责任人。作为济南市税务局的一名党员干部,王浩用脚踏实地的实干赢得了群众认可,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使命担当。
新的征程:石匣村来了位第一书记
“我愿意!身为青年党员干部,能够参与乡村振兴这项伟大事业,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6月21日,十六里河街道石匣村来了一位王书记。
石匣村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兼种玉米、谷子等农作物以及脆枣、核桃、猕猴桃和家庭养殖等。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推动产业发展、激活农村发展动能,是摆在驻村第一书记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发展产业不一定都得‘高大上’,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在驻村最初的一个多月里,王浩没有急着“上线指挥”,而是天天在村委委员的配合下走组访户。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踩点”。结果,这一踩踩出了全村5个村民小组,529户、1186名村民的家庭情况、家庭收入来源等一整套完整情况。
从最初入户走访了解村民情况,到因人因户施策,王浩利用走访问需、座谈交流等方式,努力吃透上情,了解下情,做到工作不跑偏、不离题,全面梳理了石匣村人员分布、收入来源、产业情况,调查收集村民生活需求、发展想法,把“带露珠”“冒热气”的意见建议融合到实际工作中,瞄准符合实际、立足长远的发展方向。
他充分发挥了驻村干部这根“针”的作用,并凭借着这种真抓实干的劲头,迅速与村民打成一片,大家夸他:“待人亲和,吃苦耐劳,做事拼得很,这个年轻书记有‘大能量’!”新的发展:群众装心里 党建领航向
“乡村振兴工作关键在党,核心在人,成败在干。”这是王浩认准的一个理。他从夯实基层党建根基入手,通过建强支部引领、群众主体驱动等多项措施,使村党组织和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在王浩的带领下,石匣村聚焦阵地建设,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利用主题党日、党课学习等活动,引导村“两委”干部担当作为、集思广益,规划商讨石匣村产业发展的路径。
他积极推动村企与帮扶企业济南市工商联智慧6社区产业协会的对接交流,结合石匣村实际情况,初步确定乡村旅游、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同时,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平台,促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系统化联动,对产业服务、农产品销售实行集约化管理,逐步形成合作社集中收购,各派出单位、共建单位、村集体打通销路的良好局面。通过申请省农科院“百千万”工程科技合伙人资格,以党支部与村支部联建、科技特派员团队长期帮包、加盟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形式,提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并尝试复制推广乡村振兴科技合伙人模式。
“接下来,我们准备扩大‘党支部+’的‘朋友圈’。”王浩说,“吸纳更多的合作社和党员、农户参与进来,形成‘石榴籽’的力量,用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助力将石匣村打造成为振兴发展的标杆。”新的收获:真心换真情 服务赢民心
产业兴则农村兴。为了准确掌握企业运营、菌种培育、技术保障、市场销售等产业情况,王浩带领村“两委”成员考察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先后赴南部山区西营街道黄鹿泉村、历城区彩石街道玉河泉村,参观全产业链食用菌生产基地,学习了解金耳、平菇等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效益模式和经验做法,通过组织化、品牌化的手段,让食用菌成为石匣村的一张“名片”。
王浩定期向村民宣讲强农惠农富农新政策,组织班子成员、村民学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思路、转变思维、碰撞思想,推动实现产业创新、产品增收,为后期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在申报“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重点项目,配合农委做好项目入库、前期勘察等相关工作的同时,王浩邀请省农科院食用菌栽培领域专家实地考察食用菌种植项目可行性,围绕气候条件、种植资源等村情实际“把脉问诊”,提供技术指导、管理意见,坚定全村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信心。
“他心系石匣的发展,有心、有情啊!”石匣村村民这样评价王浩。
进入金秋时节,王浩又带领村民探索成立了“醉美石匣”新媒体中心,着力打造“润食霞”农产品品牌,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推广,利用“地名+N”品牌效应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帮助持续稳定增收。
产业有了规模,收入逐渐改善……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王浩欣慰地说:“老百姓认可了我们的工作,再累也值了。”
市中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际正表示,市中区税务部门将继续发挥好税收职能作用,以派驻第一书记为契机,团结带领群众一起,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把实干担当写在乡村大地上。
责任使命在肩上,人民群众在心里。王浩心里有群众,脚上有泥土,发展有实招,坚守一线默默做事,在村里、田间地头留下他的为民情怀和风雨足迹,他用一颗淳朴的为民服务真心赢得了群众信赖和赞誉。
(文/图本报记者蔡卓男通讯员尚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