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哈尔滨新闻网
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已经落下帷幕,借北京冬奥会东风,国内不少冰雪运动装备企业开拓思路,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黑龙江省作为冰雪资源大省、冰雪体育强省,致力于打造“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核心区,除人才培养方面,在推动冰雪装备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方面也在努力。
冬季松花江“变身”天然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科技赋能“老字号”企业,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研发的智能冰场在北京首钢园落地应用,哈工大科研团队的“水冰转换”技术成功助力“水立方”变“冰立方”,擦亮黑龙江后冬奥时代的“冰雪名片”正当其时。
助力“水冰转换”
本届冬奥会提出了“可持续·向未来”的愿景。国家游泳中心打造了可转换式双奥场馆,“水立方”变身“冰立方”,成为了冰壶项目的比赛场地。为了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国家游泳中心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多个单位组建科研团队攻坚克难,实现了智慧化场馆建设运营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水立方”变“冰立方”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看冬奥场馆的神奇“水冰转换”!
守护赛区索道安全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哈尔滨鸿基索道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负责两个赛区四条索道的供应和维护工作。目前设备已经圆满完成冬奥会保障任务,即将迎来冬残奥会保障任务。
“黑龙”腾飞
2019年,“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正式启动,黑龙冰刀牵头承担了“速度滑冰高端冰刀研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2021年5月19号被科技部正式立项。于是,钛合金冰刀在技术人员的思路碰撞之中应运而生。
△ 黑龙钛合金冰刀
与以往的铝合金材料相比,钛合金可以使冰刀的重量减轻10%。在世界大赛的速滑比赛中,冠亚军的差距经常只有零点零几秒,这10%的重量不容忽视。
这款冰刀产自黑龙冰刀的世界首套机器人智能化冰刀生产线,但在2018年以前,一副冰刀的诞生,要从一张铁板开始。而如今,操作这条智能化生产线的是7个机器人。一副冰刀的生产周期,也从40多天缩短到一天。
△ 黑龙冰刀生产线
黑龙冰刀也是一个时代的深刻记忆,它诞生于1954年的国营黑龙江五金厂。当时,几位工程师以苏联速滑冰刀为样品开始试制,当年10月试制成功,并以“黑龙江”命名。在1958年广交会冰刀对比试验中,“黑龙江”牌冰刀将挪威生产的冰刀砍出了豁口,从此“一战成名”,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陆续有了“黑龙冰刀”的足迹。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黑龙冰刀
但是,随着消费市场的快速更新迭代,加上集团机制体制不顺,产品难以跟上市场脚步,黑龙冰刀的经营也曾陷入低谷。
△ 北京2022冬奥会带来新机遇
随着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全线升级,冰雪运动装备企业迎来了难得的机遇。黑龙冰刀抓住机遇,发展劲头愈发十足。研发生产的速滑、花滑、冰球装备和相关护具,已经有七八十种。如今,黑龙冰刀正蓄势待发,努力在冰雪运动装备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实现腾飞。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黑龙江依托地域优势,多角度利用“冷资源”打造“热经济”。从注重人才培养到冰雪产业升级发展,黑龙江正努力在后冬奥时代继续这张擦亮冰雪名片。
总监制 | 冯雪松
监制 | 毛更伟
主编 | 杨洋
责编 | 任秋宇
记者 | 杨洋 魏雯雯
编辑 | 韩孜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