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吉林网

近年来,通化市东昌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植治理为民的核心理念,围绕“基层建设年”任务要求,纵深推进“五化协同”行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资料图片)

深化体制改革 统筹谋划加“力度”

深入推进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印发《街道(乡镇)职责清单》,理顺区级部门与街道(乡镇)权责关系,厘清权责边界。健全完善街道(乡镇)综合执法机制,推动公安、城管等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在街道健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在乡镇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建立完善“4+1”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四个平台一张网”建设水平,构建权责统一、简约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化简政放权 精准服务提“速度”

赋予街道“五项权力”,细化落实赋权措施。加快推进减证便民,建立51项“取消证明”清单。为基层增权赋能,制定基层行政执法目录清单,确保权力“下的来”“接得住”“干得好”。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式”改革,推出84项“全城通办”、70项“跨省通办”、11项“通台通办”事项,建立企业、群众办事联审联批、帮办代办工作机制。推出“一件事集成套餐”30个,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持续提高为民服务精准度。

深化网格治理 治理体系有“广度”

东昌区科学划分711个管理网格,配备“三长”12249名。夯实服务保障,投入13万元为“三长”队伍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证队伍稳定性。在龙泉街道探索推行“智慧网格”小程序,形成“民意收集—响应处理—跟踪督促—反馈评价”的工作闭环,网格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以东庆小区为试点积极探索“智安小区”建设,安装改造监控探头、门禁、边界入侵警报、人脸识别系统等硬件设施和智慧管理平台,使老旧小区实现智能化安防。

深化民生服务 纾难解困升“温度”

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将困难群众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依托医疗联合体建立“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9%。持续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成果,全区确定实事项目464项,现已完成50%,有效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基层建设年”着力推进社区办公用房升级改造,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深化物业治理 红色引领新“高度”

精心打造“红色物业”,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打造33个“红色物业”示范点,成立49个红色业主委员会,2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46个区直部门下沉包保物业服务企业,帮助物业服务企业研究解决管理难题。采取“社区党委+业委会、职能部门、‘三长’队伍”等1+N模式,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小区管理,解决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服务问题。初步形成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群众满意的物业管理服务格局,物业治理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