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金牛中控室

三明金牛生产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三元记者站 庄万强 通讯员 董 瑞 文/图

中秋时节,来到三元区岩前镇,走进三明金牛水泥有限公司, 厂区道路清洁,清风拂面,满眼绿意,车间内,水泥回转窑轮转不停,新型环保设备马力全开,远处是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这座花园式工厂衬托下,更加令人神往。

持续向“绿” 合理开发

2010年,福建金牛集团公司第四条生产线在三元开发区开工建设;2011年,三明金牛水泥日产4500吨生产线建成投产。

“我们金牛水泥要着力将水泥工业打造成为绿色生态环保产业。”10多年来,“绿色办厂”信念始终在金牛人心中。

水泥生产离不开石灰石原料,三元区岩前矿区是三明金牛水泥发展的根系所在,同时也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岩遗址所在地。

如何把握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的平衡?三明金牛水泥坚持合理开发、绿色生态发展原则,逐渐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矿区开采工作中,运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利用高效节能的大型挖掘机和潜孔钻机对资源进行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并建设标准的截排水沟及沉淀池,实现清污分流。同时坚持贯彻“采剥并举、剥离先行、贫富兼采”的原则,剥离表土用于水泥生产与土地复垦,其他剥离物用于开发区土地平整,开采回采率大于95%,废石利用率达100%,真正做到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三明金牛水泥聘请复绿工程技术人员,对开采过的矿山进行勘探、规划和试种,南矿区搭配种植樱花、香樟、红叶石楠等灌木植被,北矿区播撒小叶栀子、马尼拉草等草种。绿化面积逾12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可绿化面积95%以上。

“矿山的植被覆盖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空气更洁净了,我们干活也更有动力了。”说起矿山近年来的变化,三明金牛水泥矿管科科长张雪生高兴地说。

守一方水土,护一处生态。登高远眺,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3.5万平方米的可视矿山融为一体,“一廊万寿十二景,树绿花红果飘香”,文明古迹与绿色工厂相得益彰。

苦练“内功” 优化改造

如果说绿色工厂建设、绿色矿山建设是三明金牛水泥绿色发展的“外功”,那么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则是使企业从灰色产业真正变成绿色产业的“内功”。内外兼修,双管齐下,水泥产业才能从灰色产业真正变成绿色产业。

曾经,对于水泥企业来说,粉尘问题是头号老大难。生料配料加工、水泥散装过程中,产生许多粉尘,煤车、铲车轮胎的带灰出库则使粉尘污染进一步扩大。车间装备部主任吴新甫说,以前最头疼的是每逢水泥散装,频繁往来于烟尘可见的包装车间,从包装车间出来的货车也是灰头土脸。

2019年开始,针对粉尘问题,三明金牛水泥下大力气进行改造升级,选用优质建材对包装车间进行现代化改造,车间内收尘风机安装更新、包装机更新、清包机安装,各扬尘点密封及收尘,自动送粉机的不断加装有效降低了装车过程中的粉尘污染,自动洗车台的加装避免了带灰出库……如今,走进新改造后的包装车间,没有了扬尘,空气明显洁净了,来来往往打包水泥的货车司机们再也无需掩着口鼻工作。

“包装车间的技改是我们三明金牛水泥的骄傲,本市几家水泥厂的人来参观,都羡慕我们的作业环境。”吴新甫自豪地介绍,收尘治理优化改造后,作业岗位粉尘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一线员工的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员工们工作起来更舒心,也更健康安全。

技改增效 转型升级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我们将余热废气回收再利用,通过专业技术处理,让余热发电,实现年节约标煤4300吨。”三明金牛水泥电气部长徐汝平说,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技术创新让余热变废为宝了。

为响应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三明金牛水泥持续通过引进高新技术设备,逐步实现了“智能+节能”转型升级。原有生产调度中心进行改造,构建起集智能巡检中控系统、全自动操控生产装置、智能巡检于一体的现代生产指挥调度数控中心,满足了三明金牛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的新需求,让金牛员工感受到了现代化生产的魅力。

“实行节能技术改造后,单位产品能耗逐年降低,2022年1月公司通过了三元区生态环境局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生产调度中心主任王军介绍,近3年来,三明金牛水泥不断加大技改投资的力度,总投资已超过6000万元。

创新升级,未来已来。三明金牛水泥以“建设生态家园,共享绿色资源”为使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快速推进绿色工厂、美丽工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智能化发展,为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