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按下治理“快捷键”
激励与约束并举 让乡风民风美起来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魂”。近年来,沈北新区涉农街道清水台街道立足本地实际,通过“积分制”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激励与约束并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乡风民风真正美起来。
(资料图片)
搭建村民“连心桥”
近年来,沈北新区在全域推广实施城乡基层治理积分制管理新模式,制定了《沈北新区积分制管理办法》,积分对象为全体党员、社区网格员和城乡居民;积分内容为移风易俗、开展志愿服务、帮助社区发现或解决身边问题等;积分奖励分政策类、物质类、服务类和精神类,包括开通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兑换区内名优新特产品、代金券、旅游景区门票、医疗体检卡、家政和理发服务等等。积分流程分为登记赋分、确认公示、积分兑换、上报汇总四步骤,由村(社区)党支部负责组织实施。“自从村里有了积分制,大家都自觉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近日,在清水台街道前屯村,说起积分制发挥的作用,村民赞不绝口。针对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在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相互攀比等现象,前屯村通过发挥积分制正向激励作用,引导村民破除婚丧嫁娶中愚昧落后、铺张浪费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大操大办,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8月,村民孙某的女儿考上大学后想办升学宴庆祝一下。孙某的父亲则认为自己是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得做出榜样,且大操大办浪费钱,还不如给孙女添置些上学用品。为此,父子俩还闹出点儿不愉快。红白理事会其他成员得知此事,主动登门与孙某耐心沟通,劝他不要大操大办,并且还能加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最终,孙某放弃为女儿办升学宴的想法,改为用礼物奖励女儿。“积分制的正向激励和红白理事会的主题宣传都能够积极引导大家移风易俗,村内盲目攀比的风气明显减弱了。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移风易俗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孙某的父亲说。
立起良风美俗“风向标”
涉农街道清水台街道党工委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切入点,组织辖区文艺队伍创编了一批体现移风易俗主题的文艺节目,并以文化下乡和乡村村晚等形式送到乡镇村屯,通过主题宣传立起良风美俗“风向标”。如原创诗歌《文明新风尚》、快板《今年过年不一样》、小品情景剧《到底改不改》等反映良风美俗的文艺节目,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移风易俗宣传语,大家都可以背下来啦。”“村民逐渐地也不攀比彩礼了,风气好多了。”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活动现场,来自清水台街道后屯村的居民们结合自身实际畅谈起移风易俗的感受。今年,后屯村利用微信群共享信息的功能,曝光一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反面典型,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评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同时还在村文化广场、村民聚集地等显著位置设立移风易俗宣传栏,张贴、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此举在村民中引起较大反响,在全村形成了倡树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兑出乡风文明“新名片”
初秋时节,清水台街道小洋河村的“爱心超市”里迎来一张张笑脸,村民们排队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村里组织开展的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文明新风活动,我都积极参与,得了不少积分。今天过来兑换洗衣液、毛巾等礼品,这样一来,孩子开学我就不用花钱给他买这些东西了。”村民吴女士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积分制”带来的欣喜和实惠。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吕良德 通讯员 高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