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多措并举,工业企业利润保持了平稳增长。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3月,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555.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采矿业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不过,制造业、电力、燃气行业利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业内专家认为,上游对中下游的利润挤占犹存,工业企业利润结构仍待改善。

大规模退税为企业减负

为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税费成本,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除此之外,我国多项税费政策也在为企业释放着红利,例如延续执行2021年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暂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暂停铁路、航空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一年等。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中,相关政策措施的成效已经显露。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68.5亿元,同比增长19.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96.3亿元,增长1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07.5亿元,下降7.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31.5亿元,增长3.2%。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分析称,随着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显效发力,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同比减少0.54元,较1-2月减少0.18元。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25%,较1-2月提高0.28个百分点。

“大规模减税降费为工业企业带来了充足流动性。”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端装备制造由于前期投资大、融资成本高,留抵税款多在本轮减税降费中会获得较大利好,能够获得较大规模的退税。而对于受困于能源价格高企的下游企业来说,本轮也得到了税收减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高技术制造业增势明显

一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减亏,1个行业持平。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是促进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8%,较1-2月有所改善。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由1-2月下降转为增长11.1%;医药制造业利润因基数较高同比下降8.9%,但降幅较1-2月收窄8.7个百分点,其中3月利润同比增长12%。两个行业合计拉动一季度、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1-2月分别加快1.6个和4.2个百分点。

“一方面,高技术行业出货呈现较高增长势头,例如我国在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产量都在不断提升,而新能源产业链也保持着高增速。”王梅婷表示,“另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密度高,议价能力强,因此,上游原材料对价格的影响小,价格可以不断向下传导。例如石墨化工、硅片等重要中间体价格涨幅甚至高于原材料涨幅,使之获得良好利润,从上市公司数据来看,这一态势更加明显。”

此外,部分装备制造行业利润有所改善。一季度,部分装备制造行业受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产能释放、医疗设备需求增多等因素推动,利润增速有所加快。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增长10.4%,增速较1-2月加快4.7个百分点;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增长4.8%,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

利润结构仍待改善

大宗商品价格保持在高位,使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间利润分化明显。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利润继续高增,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等生产供应业利润降幅收窄。1-3月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增速分别为147.8%、-2.1%和-30.3%,分别较1-2月提高15.8个、2.1个和15个百分点。

从采矿业来看,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3月PPI同比涨幅分别扩大至53.9%、47.4%,带动一季度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89倍、1.51倍,两个行业合计拉动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1个百分点。

王梅婷表示,从细分数据看,一季度利润增长主要靠矿业,例如煤炭、石油、有色等,这背后是去年一季度至今上述品种价格高速增长。电、热行业利润大幅下跌,在王梅婷看来,是因为能源大涨后,燃煤发电、燃气发电大面积亏损,特别是近期燃气发电厂大规模亏损,价格难以往下游传导。偏高的PPI和偏低的CPI挤压了中游利润,加之疫情反弹影响供应链稳定,部分企业开工率不足,制造业表现相对低迷。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和能源保供措施有效推进,采矿业利润保持强劲增长,同期制造业和电力等生产供应业利润降幅虽有所收窄,但仍为负值,上游对中下游的利润挤占犹存。

“助企纾困等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但原材料价格继续维持高位,加之疫情冲击下物流受阻、需求端低迷,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压力继续加大,也不利于工业利润改善。”伍超明表示,如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07元,较1-2月提高0.16元,较去年同期提高0.7元。分行业看,制造业是工业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拖累部门,如1-3月制造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较1-2月继续提高0.39元,同期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成本环比均有所下降。

朱虹指出,下阶段,要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保障物流畅通,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工业经济持续健康运行创造更多有利条件。(陶凤 吕银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