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6月末,一条引起众多关注的信息在各家新闻媒体上刊发,其内容是:自治区科技厅公布新疆首批通过认定的8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其中包括依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天山野果林生态系统新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山积雪雪崩新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

一位曾经参加了野外科考的摄影师看完这条信息后说:每一位参加科考的人员,都值得被深深的牢记!

打开新疆日报图片总汇的后台,


(资料图)

60年前,一组河冰考察的照片映入眼帘,

犹如缩影一般,

讲述着科考的那些故事。

让时间回放,

定格在1963年12月15日。

1963年12月15日,正值寒冻,

河冰研究的科研人员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大西沟(现乌鲁木齐县大西沟水库、一号冰川附近)

进行河冰考察工作。

这次考察的目的,有效的调节冬季逆流,解决春季农业缺水的问题。

1963年12月15日, 科研人员勘查后,一起讨论河冰的形成条件。刘浪摄

毡筒靴、棉帽子、哈气成冰……

当时的新疆,冬天比现在冷多了。

除此之外,科考人员还要面对随时出现的地质灾害,天气变化,遭遇危险野生动物,迷路等

野外科考的危险如影随形。

一位科考专家说:在大自然面前,人永远都是新手,容不得一点马虎。

1963年12月15日,工程师和青年的科研人员一起选择人工淤冰的地址。刘浪摄

60年前的这次科考,

是为了选择人工淤冰的地址。

人工淤冰的目的,

是为了建造固体水库。

新疆作为缺水的地方,

山上的每一条冰川,就好像一座座固体水库,

只有很好、科学的利用,

才可能让冰川融水,汇成了条条江河,灌溉着农田和草原。

1963年12月15日,科研人员踏进冰水中测量冰下河水温度。 刘浪摄

1963年12月15日,助理研究员艾里观察河水结构,每一个细节都要用笔记录下来。 刘浪摄

1963年12月15日, 科研人员在野外吃午餐。刘浪摄

三个木棍,架着一个水壶,

每人一个馕,吃完接着干活。

对于野外科考人员而言,

这是常态。

1963年12月15日下午,科研人员集体在帐篷外舒张筋骨。刘浪摄

终于,一天的野外考察结束了,

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扎营地。

不能休息,起来锻炼,

在野外,

随时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

【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科学考察是科研人员的事情,和普通人关系不大。真是这样吗?】

1964年5月,在和田地区,农业试验站的科研人员在观测气温。刘浪摄

春夏秋冬,高温、寒潮、下雨、下雪……

每一个天气的变化,气温的变化,

都和农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

1964年5月,新疆农业试验站的科研人员在和田地区进行农业科研调查,

指导当地农民开展种植。

上世纪80年代夏训诚在沙漠腹地测量红柳生长情况。 中科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提供

据资料显示,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1 .29万平方公里,

其中新疆沙漠面积43.04万平方公里,

占中国沙漠面积近60%。

如何治理沙漠是新疆长盛不衰的科研课题。

他,夏训诚,

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还是国内顶尖的沙漠化治理专家。

37次进入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罗布泊考察,

为创立中国的“罗布泊学”作出重大贡献。

1981年,新疆林业勘察设计人员在天山、阿勒泰山进行科考。任伯建摄

1987年,一具巨大的恐龙化石9月初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将军庙附近出土。考古科考人员进行挖掘现场。艾民摄

200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治沙专家刘铭庭(左)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大芸种植场向农民传授技术。

2016年11月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中心、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组等组成科考队对狼塔古道进行科考勘察。 文永龙摄

时间像流沙一样,

照片里

这些科研人员、科学家、

在野外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声声不断,

科考的脚步一直在前进中……

·2023年,4月4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遥感观测发现, 位于东昆仑库木库里盆地的阿雅克库木湖水域面积快速增加,已达1127.72平方公里。

·2023年6月22日,阿勒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健带领科考团队一行3人,由北屯——布尔津额尔齐斯河沿岸对杨树派系进行科考发现,额尔齐斯河这座天然杨树“基因库”在保护中迎来新生。

监制:王宏

图片监制:宋君

策划:杨涛 丁文

文:丁文

海报制作:廖映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