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相关资料图)

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张旭亮哪里也去不了。一拨拨冲着海鲜而来的游客,不惜驱车上百公里,到天鹅湖来一看究竟,然后抱上几条海鱼乘兴而归。

“我们今年是第一年尝试‘海鱼陆养’,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现在鲈鱼最大的才700多克,石斑鱼最大的只有400多克,可一传十、十传百,不等外地人下单,本地人就过来抢鲜了。”10月1日,戴着草帽、守在海鱼养殖网箱跟前的张旭亮,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

9月26日,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之际,不断有游客到天鹅湖观海鲜、买海鲜。李丽 摄

张旭亮所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团四连,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一个小村庄。距村庄25公里处有个碱水滩,水源来自上游灌区排放的盐碱水,这些农田废水被蓄起来后,形成了面积达1000余亩的湖泊湿地,因冬季常有天鹅造访,被当地人称为“天鹅湖”。

刚开始,四连“两委”对天鹅湖开发利用的定位是发展观光旅游业。沙漠里冒出一汪水,而且有个动听的名字,又邻近沙漠公路,妥妥的特色旅游景点。“近年来,随着十四团金杨镇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成功,我们发现盐度达12%左右的天鹅湖,竟然有养殖海鲜的可能性。”四连党支部书记欧阳海花说。

2021年11月,四连党支部成立了阿拉尔市优先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目标正如其名:“海鱼陆养”先行先试!

欧阳海花老家在水网密布的湖南,2008年大学毕业后像胡杨一样扎根在了团场连队;作为四连党支部委员的张旭亮,从小在阿拉尔市上游水库边长大,对水产养殖并不陌生……一群人工作在南疆大漠,可心里有个海的梦想,他们要通过海产养殖来实现这个梦想。

让原本属于大海里的物种在沙漠里“落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张旭亮说,2022年先尝试养殖罗非鱼,从广州运输鱼苗难以实现,便从新疆的温室淡水养殖企业引进鱼苗。从淡水环境进入盐碱水环境,鱼苗不能太小,他们购买的都是每尾100克以上的鱼苗。

天天守在网箱边观察,欧阳海花发现,盐碱水养殖,海鱼面临最大的不适应是水温。沙漠里夏季中午温度常常高达40摄氏度以上,中秋过后晚上接近零摄氏度,“还有日常进食、预防疾病等,对养殖人员来说都是新领域。”

所幸,天鹅湖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专项“内陆盐碱水域绿洲渔业模式示范”——新疆湖塘生态养殖模式构建与示范项目核心示范点,由塔里木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提供技术保障。2022年投放的罗非鱼养殖成功后,今年,合作社又投放了加州鲈鱼、石斑鱼等名贵海鱼。

9月23日,在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中,张旭亮(左)展示盐碱水域内养殖的海鱼。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治立 摄

欧阳海花透露,游客到天鹅湖购买海鱼,鲈鱼每公斤150元,石斑鱼每公斤220元。国庆节前的10天里,加上“四大家鱼”上市,合作社卖了一吨鱼。预计今年水产养殖收入达15万元,远超去年的9万元。

在四连不少职工眼里,现在天鹅湖的海鲜,比入冬后飞来的天鹅还抢镜,因为这里的海鲜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期望值。

为了满足游客需求,阿拉尔市优先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在逐渐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在天鹅湖这片“海产养殖试验田”尝试放养更多的海产品。

明年,阿拉尔市优先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与塔里木大学、宁波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养殖对虾、青蟹、生蚝等海产品,让“新鲜”品牌更闪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