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织密森林草原“防火网” ——我省多措并举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顾丽娟

近年来,随着重点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全省森林草原资源面积和蓄积量呈双增长趋势,为山川草原添了新绿。

然而,我省地处西北,常年干旱少雨,特别是春季森林草原火灾易发多发,防灭火形势严峻。

立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全省应急管理系统聚焦重点时段,把握特点规律,持续用力抓好防灭火工作。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未接报较大及以上森林草原火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稳定向好。

压实责任强指导

我省现有林地1.19亿亩,有44个森林火险重点县;现有草地2.15亿亩,其中12个Ⅰ级草原火险区、16个Ⅱ级草原火险区。全省重点管控的草原高火险区不断扩大,防灭火任务十分艰巨。

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事关安全与发展,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完善机制压实责任。为此,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去年9月召开专题会议,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林长制”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森防指各成员单位的防灭火职责。

今年1月,省安委会对全省各地各部门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提出明确要求,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林草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

进入春季,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简称省森防办)先后派出两批次明察暗访督察组,对各地防灭火责任落实、火源治理、隐患排查、值班值守等情况进行督导指导,切实筑牢防火墙。

目前,全省已进入防火紧要期,省森防办及时组织应急、林草、公安、气象、森林消防等部门,开展火险形势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地细化防灭火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各地各部门持续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有效的研判指导、明确的责任落实……一张张“铺天盖地”的森林草原“防火网”越织越密,有效确保了第一季度我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的持续稳定。

打好基础抓预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就是要把预防工作做在前头,把工作做到实处。

省森防办在每年防火期前,都会提请省政府颁布“防火命令”,从落实防火责任、严控野外火源、发布禁火命令、加强值班值守、科学防范应对等方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全省各地以“防火命令”为重点,采取各种形式、运用各种载体、深入各个场所,广泛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推动提升群众防灭火意识。

省森防办组织担负森林草原防灭火任务较重的八个单位开展会商研判,持续向林草、森林公安和省市县三级森防办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形成合力推动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同时,定期推送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预测信息,对发现的森林草原“热点”做到及时查处,切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信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此外,各级林业管护中心(站)进一步固化进山入林检查制,在关键路口设点管控,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

森林草原防灭火重点地区,建立所属辖区特殊人群台账,逐一进行排查登记,落实监护责任,严防因儿童、特殊人群玩火、失火引发的森林草原火灾。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构建起了“横到边、纵到底”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制度体系,为全省开展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下了先手棋、打了提前量。

建强队伍显担当

实现火灾“灭在早、灭在小”,必须把防灭火力量前移。

进入防火期,全省负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各级森防办人员全部在岗在位,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24小时值班、人员交接班、野外巡护、火情报告制度。

各级各单位森防办进一步细化本级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响应预案,实行专班运行、专人值守、专项报告,做到领导不缺位、岗位不缺人、责任不脱节。

省森林消防总队和林草经营单位、森林重点火险县专业消防队,全面进行思想、组织、战备等方面的准备,加强人员管理,保持全员在岗在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

各灭火队伍加大扑救能力、紧急避险培训和实战化演练,做好装备器材检修保养和应急物资储备。

各地按照“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原则,突破常规进行工作部署,不断加强重要林区、高火险区的预置灭火力量。同时,我省不断突出灭火队伍硬件设备建设,持续加快灭火装备器材配备力度。

多措并举“防”,全天候无死角“守”,全省上下咬定青山不放松,为全省森林草原安全和生态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屏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