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开始了,首先祝福各位考生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院校。那么古代有“高考”吗?古代的“高考”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什么样呢?
其实,我国古代是有“高考”的,那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在古代,古人依靠读书谋出路的渠道,远不像今天这么丰富多彩,似乎只有“学而优则仕”这么一座独木桥,所以古代的科举也就被看作是今天的高考。据真实的史料记载,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的,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朝廷为更好地选拔人才,实行开科取士,从民间选拔优秀人才,成为科举考试的初始。隋朝灭亡后,唐承隋制,面科场如“战场”,为保证取士的公平,唐朝不断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序、评判标准,采取防范科场舞弊的措施。“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薦棘围之,搜索衣服,讥诃出入。以防假滥焉。”
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弥封考卷,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弊端。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据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古代为防止作弊,考场进行全方位封闭式,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试卷都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弥封”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滤誊写,称为“朱卷”,将它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拆封,最后唱名写榜。
古代的“高考”成绩分为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5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30年的刘春霖。前后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500多人,而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3年的傅善祥。古代科举戏剧的故事莫过于路人皆知的“范进中举”了。
知识改变命运,可以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现在的公务员选拔考试、公司招聘,一定程度上必须具备学历教育,哪怕你再有实力,如果没有一个证明你的学历,也会在报名、考试、录取等找工作的过程中阻碍重重。所以,高考对于万千学子来说,十分重要,它更像是一块“敲门砖”,一条通往光明的康庄大道。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考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那么在古代,“高考”考什么呢?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朝的考试科目多达50多种,主要的考试科目包括:明经、三礼、三传、史科(考墨义、贴经)、秀才、俊士、进士、明法(考查法律制度)、明书(书写人才)、明算(考《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各一帖;外加《缀术》《缉古》《记遗》《三等数》等)、一史、三史、开元礼(唐玄宗时代官修的一部礼仪巨著)、道举(始于唐玄宗时,考《老子》、《文子》《列子》《庄子》,考试办法和明经相同)等。
宋代的科举制度,大致上和唐代相同,但是在唐代科举制度上有所改良,体制制度更加完善,分常科、制科和武举。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是已不可少的,大致科目和唐朝也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常科科目有所减少,进士科依旧很受宋代朝堂的重视,宋朝很多宰相都是进士出身。但是宋朝开始,把背书和作诗给取消了,这也减少了那些文人只会死记硬背,考时政问答,提出对时政的想法然后给出解决办法。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苛,同时难度也最高。“八股文”也在明朝应运而生。“八股文”的题目,内容,格式都限制太严。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中国古代1300年的科举考试也衍生出了很多有趣的古代经典成语。
一、“十年寒窗”。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功名。“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非实数。古文中的“十年寒窗”有元高明朝《琵琶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朝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
二、“金榜题名”。“金榜”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排名榜,因书写在黄纸上,也称黄榜。登上金榜,就意味着做官的开始,从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贵。后来人们把殿试的录取榜上有自己的名字称为“金榜题名”,后泛指考试被录取。古文中的“金榜题名”有清朝李渔《凤求凰·闻捷》:“正在洞房花烛,又遇金榜题名。”宋·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三、“连中三元”。科举考试时乡试(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皇宫由皇帝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考中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第一名,称“连中三元”。现用来比喻在一项考试或比赛中接连取得三科或三次优异成绩,或在三次考试或比赛中连续获得优胜。古文中的“连中三元”有《二刻拍案惊奇》卷一:“(王曾)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白雪遗音·小郎儿·冬》:“龙门高跳,鳌鱼头儿哟,连中三元。”
四、“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古文中的“独占鳌头”有元朝无名氏《陈州粜米》:“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元朝大食惟寅《燕引雏》:“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五、“名落孙山”。据宋朝范公《过庭录》记载:有个叫孙山的人参加乡试,考中最后一名。回乡后,一位老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委婉地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我是榜上最后一名,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言下之意是说他落选了。后来就用“名落孙山”作为没有考取的委婉说法。古文中的“名落孙山”有清朝袁枚《新齐谐·韩宗琦》:“揭榜后,名落孙山。”《再生缘》第十四回:“乡场不中还犹可,名落孙山怎处分。”欧阳予倩《人面桃花》第一场:“小生在这试官之中无有亲戚朋友,又无钱打点,便名落孙山之外。”
六、“屡试不爽”。现代的“爽”和古代的“爽”是有差异的。现代人说的“爽”有“过瘾”、“带劲”、“有趣”的意思。而屡试不爽的“爽”是差错、失败的意思。因此,过去讲屡试不爽是指反复试验都没出过差错、没失败、没出问题。古文中的“屡试不爽”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
现代的高考,是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而在古代,既是过独木桥,又是爬钢丝绳,一旦考中竞显风流。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个2022考生,在清风舒爽的夏日,拿到最心仪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下一段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