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6月10日电宋燕
“不望祁连山上雪,错把张掖当江南。”甘肃张掖,一座地处河西走廊,茫茫戈壁中的“丝路古城”,自古就有着不输“江南”的水乡风光与柔婉气质。
跨越时空,今天的张掖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巩固绿色根基、夯实生态基底、守好绿色底线、厚植绿色优势,多管齐下续写“绿色文章”,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塞上江南”的名片愈发闪亮。
科技“护绿”:天地人一体化监管
航拍的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资料图)。新华网发(成林摄)
祁连山巍峨耸立,滔滔黑河蜿蜒而出,地下径流顺势就低,汇聚于张掖,形成了皑皑雪山与淼淼碧波、连片绿苇相互交映的独特景观。
祁连山、黑河,“一山一水”哺育了“戈壁绿洲”张掖,是张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因之也使得当地生态环境监管不得不面临点多、线长、面广、分散的问题。
“完全依靠人力的传统的环境监管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成本高,而且难以做到整体普遍意义上的监管。”张掖市生态环境局调研员韩多钢说,为此,张掖市向科技“借力”,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列卫星为核心,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建设了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
张掖祁连山和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卫星数据传输图。(受访者供图)
该平台集张掖市生态大数据库,大气、水、土壤环境、声环境、机动车尾气、放射源、企业污染源、重点区域监测网,以及祁连山和黑河湿地生态环境本底评估与动态监测平台、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项目监控平台、智慧环保平台于一体。
韩多钢介绍,通过“一库八网三平台”,可以实现环境问题半小时预警、两小时处置、两天内核查、全程跟踪督办,有效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监管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对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我们每月1次卫星遥感对比分析,每季度1次日常检查,每半年开展1次巡查,实现了常态化监测。”
常态监管、数据集成、在线传输、智能执法、预警预报、数据共享……目前,张掖市已经形成了“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网上管”的天地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管格局。
循环“生绿”:资源再生润生态
在张掖市甘州区人祖山口两侧,上万亩元宝枫长势喜人,它们之所以能够在这片干旱缺水,几乎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中扎根,靠得是城市中水的灌溉。
输水管线的一头是元宝枫国家储备林基地的蓄水塘坝,另一头连着张掖市污水处理厂。
“为了提升和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率、处理率,甘州区在2019年实施了张掖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张掖市污水处理厂副厂长李竹说,项目设计每天可以处理城区污水14万吨,处理后的尾水水质可达一级A排放标准,除用于元宝枫林的灌溉外,还为北郊湿地、山丹河提供生态补水,助力改善水环境。
据介绍,作为张掖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子项目之一,张掖市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实现了城区生活污水应收尽收以及资源化循环利用。“既减少污水排放,又能节约水资源,对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甘州区委宣传部部长刘波说。
生态农业是甘州区的“名片”之一。为了解决农业副产物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甘州区坚持产业富民与绿色惠民并重,在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专业化运作的同时,加强资源化综合利用。
其中,甘州区的“蔬菜小镇”党寨镇于今年投资建设的农牧尾菜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将农业副产物变为生物质燃料,以及生物有机肥还田再利用。党寨镇党委副书记闫亮说,通过一系列举措,“培肥地力、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不懈“植绿”:林城水草相交融
夏日时节,张掖芦水湾景区清波荡漾、浓阴蔽日。难以想象,十余年前,这片占地4500亩的生态园林,还是一片乱石滩、采沙场。
张掖芦水湾旅游度假区服务中心副主任雷鹏介绍,甘州区先后投资四亿多元,历时十年对这里的水生态景观、夜景亮化、园林绿化等进行彻底改造和品质提升,使之生态环境得以持续改善。
水天一色。新华网(宋燕摄)
现在的芦水湾,燕然、云中、居延三湖梯级分布,红叶碧桃、黄栌等树种葳蕤生长,构成水天一色、绿树成荫的特色生态景观,被喻为张掖城市的“后花园”和“加湿器”。
位于张掖城北、黑河东侧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则有着“城市之肺”的美称。多年来,当地坚持不懈实施退耕还湿、水源涵养、水系疏浚、植被恢复、景观绿化、旅游服务、动物栖息地等生态恢复项目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湿地3000多亩,恢复湿地植被5000多亩。
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黑河岸边的城市森林公园(资料图)。新华网发(郑旺摄)
无论是芦水湾,还是国家湿地公园,都是张掖不懈“植绿”的缩影。围绕黑河干支流生态修复、植被恢复和景观建造,以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张掖市在现有森林斑块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补空缺、增绿量。
巍巍祁连山下,一个林城相彰、林村相依、林水相映、林山相融、林沙相伴、林路相随、林田相护的绿色新城正在生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