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纬35°、地处黄土高原六盘山西麓的静宁,这里是中国苹果之乡,也是全国优质苹果生产的“黄金地域”。

近四十年来,勤劳质朴的静宁人民为幸福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着。从种下第一棵苹果树到建成百万亩苹果基地,从全国深度贫困县到苹果规模栽植第一县,从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到形成就地就近就业的10万果农大军,“静宁果农”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不寻常的业绩。


(资料图)

兴产业,让静宁果农成为幸福的农民。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造就了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静宁果农”。这10万名静宁果农常年活跃在百万亩果园中疏花采摘、修剪拉枝,无计冬夏。“一亩园,十亩田”,每亩果园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苹果产业让静宁果农端上金饭碗,成为幸福的农民。

全国劳模雷托胜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的大胆尝试,不但让自己致富,还带领着全村群众一起干。“在政府的推动下,我依靠种植苹果发了家、致了富。但我深知一人富不算富的道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使全村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回忆起当年的艰辛,再看看现在的生活,雷托胜十分感慨地说。

一业兴、百业旺。静宁县依托苹果这一优势产业,坚持“接二连三”、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全链开发,带动了精深加工、电商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培育包装配套、加工增值、储藏营销型等龙头企业161家,果品年储藏能力60万吨,加工转化能力12万吨,生产纸箱3.5亿平方米,带动吸纳就业3.6万人,人均年工资性收入2.8万元,创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在苹果生产高峰期,还吸引来自四川、陕西等地5000多名外来人员做“帮工”,产业带动就业的成效充分显现。

重科技,让从事果业成为体面的职业。静宁县通过开展柔性引才,依托静宁县苹果产学研联盟,加强与中国工程院束怀瑞院士及其专家团队的技术协作,以锻造新型果农、培育最优质的苹果为己任,统一苹果栽培技术标准,通过开展远程培训和技能大赛,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新型果农。每年培训果农1万人次以上,累计培训务果能手2.8万名,先后评选出金牌、银牌、铜牌果农300多名,为产业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搭平台,建品牌。静宁县人社部门牵头,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劳务体系,成立劳务输转行业协会;探索“互联网+劳务”模式,开发“静宁果农”APP和微信小程序,打造指尖上的云端劳务市场,使果农足不出户就可以报名培训、精准就业。通过平台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开展技能培训1500人次,转移就业2000人。

育人才,让农民工成为有职称的技工。静宁县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强化技能提升培训,注重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果农,促进就地就近高质量就业,真正让“静宁果农”成为幸福的农民、从事果业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民工成为有职称的技工。

随着职称制度改革“破冰”向农村开放,如今的“静宁果农”也可以申报评审。为此,静宁县积极引导鼓励农民技术人员参与职称评定。截至目前,全县已有900余名农民取得技术职称,为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储备了一大批优秀的果业人才,并通过组织他们走出去传播技术,带动更多务工人员依托苹果产业增收致富,“静宁果农”的“身价”得以充分体现。

作为农民从未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评上职称,除了务好自家果园外,还可以到外面讲课、办实体,获得更多的收入,实现了自身价值。高祥太作为静宁县第一批取得技术职称的果农,他由衷地感叹道。

奋斗成就梦想,创新决胜未来。静宁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五大振兴”,坚持就业优先,实施“归雁工程”,推动苹果产业与劳务产业融合互促,形成了“党组织+人力资源机构+企业+网络平台+果农”的苹果产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新模式,“静宁果农”走出了一条依靠苹果产业脱贫致富、迈向小康、实现振兴的发展之路。

本网记者沈文刚通讯员任建祥高宗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