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张帆

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甘肃强,要聚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率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早谋划超前布局先导产业,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着力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加快甘肃新型工业化进程。

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部署,并指出,工业是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富民兴陇最为关键的产业支撑。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甘肃强。工业是科技成果推动产业化的最大载体,也是省会和县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强工业在“四强”行动中处于中坚位势。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重点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力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要充分挖掘我省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巩固已形成的发展位势,同时,持续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煤炭分质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全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重点以“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甘肃工业不断提质增效。要积极融入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使甘肃老工业基地和老牌企业焕发新的活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提高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立足甘肃能源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培育壮大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基地;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集群;要立足优势技术和独有资源,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切实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发展数字赋能、军民融合、核产业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不断催生新的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及早谋划超前布局先导产业。要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深刻领悟国家最新产业政策和产业目录,紧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及时掌握产业发展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动态,抢抓国家产业布局调整机遇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找准甘肃产业发展契合点,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在半导体材料、氢能、电池、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等领域未雨绸缪、大胆介入、联合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期接续产业。同时,加快培育独具优势和独有特色的“硬核”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一批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要立足甘肃工业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以各类工业产业园区为主阵地,围绕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在全省推行重点产业链链主制度,按照《甘肃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专项行动“1+N+X”政策体系》,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实施千亿产业链和百亿园区工程以及补链固链强链行动,重点围绕有色冶金、航空航天、新材料、核工业、生物制药、信息产业、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14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进一步加大产业挑商选资引智力度,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链为总领,实现多元联动,不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优化布局拓展空间,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以集约绿色提质增效,不断完善优化开发区功能定位。要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链延伸,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优质企业,加大要素支撑保障,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抢抓国家鼓励省级高新区“以升促建”政策机遇,大力支持嘉峪关等省级高新区申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持续稳固和提升开发区能级和水平,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作者为省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