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见闻
(资料图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田丽媛
平凉市崆峒区,因黄帝问道崆峒山而得名。这里气候适宜,饲草料资源丰富,素有“农民唯养牛、经商唯贩畜”的传统。
近年来,崆峒区选育形成了肉用性能优异、商品性状良好的“平凉红牛”新类群,成为全国首例活牛类证明商标“平凉红牛”的核心养殖区和加工贸易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畜牧大县,列入全国肉牛优势区域。
近日,平凉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崆峒区,实地探寻当地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基因编组、提纯复壮、固化基因……走进位于崆峒区白水镇打虎村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创新基地,科技感满满。
“‘平凉红牛’达到A5级高档雪花肉标准,是国内生产高档牛肉的首选。”基地负责人董磊介绍说,从2020年6月开始,科研人员在平凉市范围内的1.5万头基础母牛中择优筛选符合标准的平凉红牛377头,目前第一批基因检测结束后存栏平凉红牛270头,目的是培育平凉红牛肉牛新品种,搭建平凉红牛种质固化的育种新平台。
科技的力量不止于此。“基地严格落实程序免疫、消毒门禁、隔离观察、无害化处理、兽药饲料投入品管理等防疫措施,进行科学规范化养殖。”崆峒区畜牧兽医中心副主任王春晓说。
为了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19年,平凉市政府、崆峒区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创新基地。
“基地占地350亩,概算总投资9800万元,分两期实施。一期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已建成母牛舍、育成牛舍、种公牛舍、青贮窖等肉牛生产区5.5万平方米。”董磊介绍,基地由全国肉牛育种界首席专家团队主持指导,力争用5至8年时间,通过基因编组技术,采用先进的肉牛育种管理技术进行管理运营,对“平凉红牛”进行提纯复壮,固化“平凉红牛”基因,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凉红牛”肉牛新品种,打造国家种牛繁育基地、平凉红牛国家级育种核心区和全国大牲畜繁育样板,进一步加快肉牛遗传改良进程,推动红牛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近年来,崆峒区按照“场户结合、繁育并举、龙头带动、市场引导、链式发展”的思路,着力落实平凉红牛“五补两投两奖”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坚持不懈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平凉红牛产业提档升级、全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建成规模养殖场163家,创建省部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9家,肉牛饲养量达到26.2万头,牛产业链总产值达62.5亿元。
庞大的肉牛饲养规模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粪污污染。位于崆峒区大寨乡大寨村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年产1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正解决了这一难题。
“公司是政府支持的牛产业延链项目,占地37亩,满负荷生产产量可以达到15万吨,采取高温发酵、生物除臭、物理辊压等先进技术,目前是西北产能最大、消化量最大的单体生产厂家。”甘肃丰谷高科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恒说。
为加快发展现代绿色循环畜牧业,延伸平凉红牛产业链,2021年,崆峒区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引进丰谷高科公司,现已建成办公区、粪污发酵区、检测实验区和成品库等配套设施。
“有机肥生产线项目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平凉红牛产业链。”大寨乡乡长杨文兴说,生产线年处理畜禽粪污约30万吨,生产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水溶性肥等产品10万吨,解决周边群众就业约300人,预计实现各类工业产值约1.2亿元以上。
杨文兴介绍,项目运营后,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将按照“养殖场(户)—集中收集中心、大型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线”的处理路径,形成“养畜—制肥—种草、种果、种菜”的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绿色循环发展格局,有效破解畜禽养殖污染由“治”到“用”的瓶颈,为发展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绿色循环农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