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厦门发布2022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百强榜”,6家江苏企业入选,南京占3家;2022年中国互联网成长型企业“20强”名单同时发布,江苏1家企业入选,为南京企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南京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据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10月31日发布数据,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今年以来,全市服务业经济面对疫情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不断提升抗压韧性,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2.9%,见实力更见韧性。

“活血”:物流大畅通

“双11”尚未进入“正点”,各大电商平台的第一波售卖已悉数开启。而在预售阶段正式拉开帷幕之前,干线物流已开始布局跨省运输,进行仓与仓之间的货物调配。

总部位于我市的全国公路智能运力平台满帮大数据显示,10月20日—31日,快递快运类订单环比增长13.7%。不难看出,仅在预售阶段,货运量就呈现出较高的涨幅,可见大家对“双11”的消费热情已超过“十一”黄金周。

下半年以来,全市克服超预期因素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指标逐月改善,展现出较强韧性。第三季度,我市主要经济领域恢复速度较上半年明显加快,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步恢复、积极向好的态势。

物流“大数据”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公路、铁路、水路、航线上“跳动”着经济发展的“音符”。

据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梳理,我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经济运行纽带,1—8月实现营业收入1436.42亿元,同比增长7.4%,比1—5月提升1.3个百分点,交通脉络逐渐通畅。

其中,道路、水路、航空运输业均不同程度恢复,1—8月,道路、水路、航空运输业营业收入增速较1—5月分别提升1.9、2.0和21.5个百分点。受海运费上升影响,海运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保持较高水平。1—8月,以海运企业为主的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实现营业收入565.98亿元,同比增长31.0%。

物流业稳步提升,大动脉逐渐通畅,全市经济逐步“活血”“舒筋”“增肌”。

“舒筋”:信息快联通

物流运输线四海畅通,信息传输线也互联互通。

2022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百强榜”上,排名第一的江苏企业是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11月3日,汇通达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孙超表示,2010年底,汇通达在南京成立,十多年来已服务全国21个省、2.2万个镇、19.2万家乡镇夫妻店,教会他们用数字化工具开店,实现经营效率明显提升,把优质的供应链商品带到广袤农村,同时开展特色农产品上行进城,助力农民增收,搭建起一条链接城乡供需、助力城乡流通的“高速公路”。

汇通达聚焦乡村下沉市场,我市另一家“百强榜”入选企业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将视线聚焦海外。

三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焦点科技旗下中国制造网国际物流频道正式上线国际快递服务,链通全球220多个国家与地区,精选UPS、FedEx、DHL等头部承运商及优质专线资源,为客户提供全国上门揽收、方案多样、实时可视、高效灵活的门到门服务,进一步补充了中国制造网跨境物流网络的运能。

焦点科技跨境交付业务总监吴茜表示,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竭尽全力创造客户认可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助力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表示,1—8月,我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70.63亿元,同比增长4.7%;综合景气指数较上半年提升1.9个百分点。下阶段,全市应抓住需求端出现积极信号的机遇期,尽快传导至供给端,助力生产性服务业企稳加速,加快恢复步伐。同时,做到存量与增量两手抓,筑牢经济“稳定器”。

“增肌”:科技显神通

互联网企业助推服务业经济稳中求进,制造业企业也贡献积极力量。

眼下,工信部正在公示“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南钢等3家江苏企业将入选全国首批“数字领航”企业,跻身“数实融合”国家队。

与此同时,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也凭借“基于工位制的数字化研发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管控能力”新型能力(项目),入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名单;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金恒全栈式工业互联网平台钢铁行业典型应用”项目,入选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名单。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南京“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1—8月,全市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也实现营业收入732.28亿元,同比增长4.8%。

据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现代服务业主要行业运行平稳向好。“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共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2.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2.4%。

创新有力量、科技显神通。下半年以来,全市经济回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进入10月,我市又出台《“稳经济挑大梁冲刺四季度”一揽子政策举措》。全市各部门各板块将不断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增强服务业发展动能,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努力巩固服务业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王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