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钱亚光编辑/ 张 南设计/ 师玉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比亚迪电子自主研发的首款电动摩托车的园区内部测试图片曝光,就目前已知信息来看,这款有可能被命名为“可乐”的电动摩托整体外形和燃油踏板车差不多,但有着非常明显的运动巡航元素。
这款车性能方面相当于125cc燃油摩托,搭载额定功率为9kW、峰值功率为12kW的电机,配备5.76kWh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最大时速可达125km/h。
这台曝光的电动踏板摩托,外形与Nerva EXE II相似。
这款新车最大亮点就在于自适应平衡功能,骑士(参数丨图片)不用再担心失去平衡,过弯也会更加有信心,大大提升了两轮摩托车的安全性能,这是常规燃油摩托车无法轻易实现的。
此前,比亚迪牵头,与多家西班牙汽车公司联合创立的摩托车制造商Nerva,就是要打造新能源电摩,去年比亚迪新申请注册“可乐”商标,其中就包含了电动机、摩托车等项目。
车企造摩托不新鲜
汽车企业制造摩托车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摩托车和汽车行业有很多共通的例子,比如宝马最早是先造了摩托后来有了汽车,而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早期原型车也有摩托车的影子。
日本的四大摩托车厂,除了川崎,都是汽车、摩托车两个都做,特别是本田摩托车比汽车更出色。
在国内,吉利、力帆都是从造摩托车起家,再进汽车行业的典型,目前吉利收购或者注资的摩托品牌有贝纳利、QJMOTO、派方等,都发展得不错。
近几年开始,一些汽车企业也开始陆续进入两轮出行领域,比如五菱、长城和赛力斯都有了类似的布局和操作。
2021年6月,由五菱组建的企业广西汽车集团新建摩托车生产企业获得批准,具备了生产和销售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的两轮、三轮全系产品的资格。当年12月,五菱推出P20两轮电动车,去年9月推出了摩托新品牌“赛珀”。
2021年8月9日,长城汽车成立了长城灵魂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摩托车、摩托车零部件及配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技术咨询等。长城汽车计划投资超5.56亿元资金布局摩托车市场,预计2023年12月份完成年产10000台摩托车动力总成的生产线。
2022年2月,长城汽车首台摩托车图片和参数在网上曝光,这是一台重型复古摩托车,发动机采用水平对置结构,共有八个气缸。
小康集团(赛力斯前身)早在 2002年就成立了公司摩托车研发技术中心,并创建了摩托车赛车队。2022年10月,赛力斯应对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成立了高端子品牌元图,目前已经推出GS525、GP250、GP325三款新品。
从车企的角度看,进军摩托车市场,一方面是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做横向升级的部署,补全出行场景,为后续的产业升级做准备;另一方面,以电为主的新能源是由政策、市场和技术推动的交通工具纵向升级,车企造摩托是为以后进入电动摩托车蓝海做准备。
对价格战猛烈、利润和发展空间已经被压缩到极致的乘用车企业来说,摩托车无疑是非常好的新的利润增长点,特别是3万-10万元区间的摩托车,将成为乘用车企进入摩托车领域的主战区。
摩托车电动化
当汽车行业全面转向电动化后,两轮摩托车行业的电动化趋势正在变得清晰,加上近年来“双碳”政策的逐步落实,二氧化碳排放法规收紧,电动摩托相较于燃油摩托更加环保、低碳,成为行业未来发展重点,是继电动汽车之后的又一潜力且具有竞争力的赛道。
在政策层面,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任务已经是大势所趋。和汽车产业一样,当前摩托车行业也正在将低碳技术作为自身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一方面不断提升传统燃油车辆的能量效能,降低排放,另一方面将车辆新能源与电动化相结合。
在消费层面,市场需求同样旺盛。人们以前买摩托车是为了方便工作及日常生活,电动摩托车则是为人们提供更加灵活、更多可玩性、更能彰显个性的出行方式,具备更大的增长潜力。
目前全球主力摩托车制造商年产销量超过 2800万辆,预计未来五年内将有30%的份额会被电动摩托车替代。
此外,受新国标实施的影响,全国约有1.5亿辆超标电动车在2020-2025年期间置换完成,一部分用户会转向电摩市场,预计亦会带来百万辆级的增长。
根据《2021-2027全球与中国电动摩托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预计2026年全球电动摩托车市场规模将达到6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5%。
按照中研普华预计,到2027年,我国摩托车产量将达到2250万辆,年复合增速约5%,其中电动摩托车占比将从20%增长到30%,电动摩托车年均增速预测为15%,远高于整体市场增速。
电动摩托车,正在成为风险资本的“新宠”。红杉、高瓴、高榕、深创投、挑战者资本、钟鼎资本、华映资本、光速中国、DCM、险峰K2VC、高鹄资本、青山资本、中金汇融、普华资本、DCM、杭州长江创投、腾讯、宁德时代等投资机构和企业纷纷投资这个产业。
与新能源汽车类似,传统的燃油摩托车在电动化后,将成为一个全新的赛道,也会让摩托车的驾驶门槛大幅降低。
另外,电动化给摩托车带来了智能化应用的更多可能性,比如NFC钥匙解锁、更智能的车机,包括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等等。
近两年,很多地方都制定了一些加强管理措施,在保证机动车保有量和通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强对摩托车和电动车的管理,并适度放宽电动摩托车的使用范围。
国外企业动作更快
需求拉升、政策利好、供应链优势,还有迷人的千亿美元市场空间,多项因素叠加之下,投资人坚定看好两轮电动摩托的潜力。而汽车厂商造摩托,有部分原因也是看好电动摩托带来的广阔市场前景。
在摩托车电动化的进程中,海外企业更为激进。目前,欧洲摩托车协会明确了2030年完成欧洲摩托车电动化转型的目标,包括宝马、杜卡迪等知名品牌都阐述了自己的电动化规划。
日本几大传统摩托车品牌提出了自己的电动化规划,雅马哈率先提出清晰全面电动化转型目标,宣称其摩托车产业将完全转向电动化发展,并明确提出了逐年增加电动车款占比的目标,在2030年前达到2.6%,2035年前达到20%,2050年前达到90%。
本田宣布,将在2040年代中期停产两轮汽油车,新车转换为纯电动(EV)摩托车。本田宣称将在2025年前将推出10款以上纯电动摩托车,并计划在2030年销售350万辆纯电摩托车,约占到全球销量15%。
美国摩托车品牌哈雷将其电动摩托车部门LiveWire成功拆分,通过SPAC,成为美国第一家公开上市的电动摩托车公司。
宝马摩托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宝马摩托车早在2011年,便开始了电动化的脚步,制定了长期战略目标,到 2030年都市出行系列将全部实现电动化。宝马未来每18个月到24个月都会有一款新的电动摩托车出现。
国内企业也在努力
不过,与电动汽车市场火爆的局面不同,我国摩托车行业的电动化处于初期阶段,渗透率还较低,市场较为低迷。2022年,全行业电动摩托车销量763.27万辆,同比下降14.46%。
在国内,春风、钱江等传统摩托车厂陆续推出电摩。其中春风动力在去年9月宣布了“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战略,将在2023年推出6款燃油两轮车和4款电动两轮车,油电比例接近五五开。
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的规定,整车质量小于55kg、极速低于25km/h的两轮电动车被划分为电动自行车,质量大于55kg、极速在25km/h-50km/h的被划分为电动轻便摩托车。而极速高于50km/h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动摩托车,需按照机动车管理,驾驶者需要考取机动车驾驶证。这也是目前全球各大摩托车主机厂布局的新赛道。
国外特别是东南亚、欧洲、北美有着巨大摩托车市场,出口也是国内电动摩托发展的一大动力。2022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需求持续减弱;国内受疫情冲击,生产经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国摩托车出口数量和金额比2021年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摩托车整车出口量764.47万辆,出口金额达52.97亿美元。
目前,我国进军海外市场的两轮电动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轻便型电动自行车,主要作为代步工具满足短途出行的需要。
第二类是E-bike(Electric Bike),指需要使用脚踏驱动的装有电动机的自行车,在脚踏驱动的基础上,让骑行变得更加轻松。其产品定价在1000欧元-4699欧元不等。
相较传统的两轮电动自行车,E-bike和电动摩托车具有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盈利能力强等特点,同时,市场集中度低,尚未出现巨头企业,这也给创业者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汽车厂商里,豪车品牌保时捷、奥迪、兰博基尼、宝马、奔驰都推过E-bike产品,特斯拉推出了能自动驾驶的E-bike产品,通用汽车计划明年推出两款电动自行车。两轮车厂商里,老牌自行车制造商捷安特,电动车品牌小牛、雅迪、爱玛都纷纷布局。跨界入局E-bike赛道的有美的、小米、大疆、博世,甚至共享出行服务商Lime也进来分一杯羹。
在E-bike这个行业,中国凭借更低廉的人工成本、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和更快捷的物流体系,占有先行优势。有数据表示,2022年整个世界范围内E-bike大约750-800万台出货量,中国大概出口了300万台。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2年,E-bike的全球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97亿美元。并且还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180亿美元,成为一个新的千亿元市场。
第三类是电动摩托车,其在性能、操控、骑乘上更接近燃油摩托车,最高速度可超过100km/h,并在续航、快速充电等性能指标上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起步还是中段加速,电动摩托车电机的动力响应都更快、更稳、更线性。虽说摩托车对平顺性、舒适性的要求不像汽车那么高,但电驱动带来的巨大优势还是能直接体现出来。
目前,电动摩托车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饱和度低,但市场空间较大。据《2021-2027全球与中国电动摩托车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预计2026年全球电动摩托车市场规模将达到6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CAGR)为6.5%。
按照中研普华预计,到2027年,我国摩托车产量将达到2250万辆,年复合增速约5%,其中电动摩托车占比将从20%增长到30%,电动摩托车年均增速预测为15%,远高于整体市场增速。
电动化面临的挑战
摩托车电动化,虽然前景不错,但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目前摩托车在电气化方面具备加速表现更好、使用成本更低、几乎没有售后保养的优势,既可以用于周末出游,也可用于日常通勤,使用场景也会大大拓宽。但同时购买成本、充电续航、车身轻量化等都是行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现在摩托车电动化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短期内购买高性能电动摩托车价格很贵。例如哈雷LiveWire最新的S2 DEL MAR标准版海外售价15000美元;宝马CE 04国内官方指导售价14.59万-17.59万元。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电动摩托车的制造成本,大概需要3-5年时间才能与燃油摩托车持平。而导致电动摩托车制造成本高企的核心原因,则是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上涨。2022年以来,碳酸锂的价格累计涨幅已超过80%。
电动摩托车还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障碍,如延长行驶里程和缩短充电时间,以及基础设施发展(如充电桩的扩建)等。
另外,车身重量以及电池存放空间也是电动摩托车面临的严峻问题。这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比较容易解决,但对于体积较小的摩托车,就需要整体电控更紧凑,对动力和续航要做好平衡,要耗费更大量的资金成本。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可能产品研发和制造的不适应可能是最大问题。不过,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入局新赛道可以丰富自己旗下的产品线,收获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抢先进入发展不够充分的电动摩托市场,在后续发展中立稳脚跟,也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新国标的颁布和落地,全国范围内对两轮摩托车监管的逐步规范,禁限摩政策渐趋宽松,摩托车消费环境得到改善,电动摩托车将给摩托车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