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近期,华为汽车业务(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车BU)高层进行了新一轮变动。
9月21日下午,华为在内部正式发文称,华为光产品线总裁靳玉志担任车BU CEO,余承东则不再担任CEO,升任车BU董事长。
结合人事变动和今年华为手机回归势头,外界也在猜测余承东职权的变化,以及管理重心是否会转移至手机。对此,一位华为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余承东任董事长后,会加大对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业务投入,进一步帮助车BU实现商业成功。
(资料图片)
车BU的人事簿
此番调整之后,余承东的职位将是华为常务董事、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靳玉志现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华为光产品线总裁、华为候补董事,如今将加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一职。
虽然光产品线属于通信领域,但是和车BU之间已有交集。光产品线主要负责光纤业务,而光纤网络通信一直是华为的优势产业,也非常稳健。近年来固网正从F5G(F5G全光网,代表千兆光纤网络)向F5.5G演进,同时也深入到汽车领域,光产品线与车BU合作推出了多款车载光产品,主要有抬头显示产品AR-HUD、智能车灯解决方案、光场屏等。
回顾来看,车BU自2019年成立以来几经换帅,靳玉志将是第三位掌舵者。梳理时间线,王军是车BU的首个总裁,他曾经担任华为日本运营商业务部部长。随着2020年汽车BU和消费者BG进行整合,2021年职位就开始变动,内部新增智能车BU CEO一职,由余承东担任,原车BU总裁王军担任COO,当时华为在文件中表示:“因管理需要,撤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岗位。”
到了2023年初,王军受到停职处分,余承东承担了汽车业务更大的主导权。当时就有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变动的主要原因并非业务问题,有个人因素。随后一段时间内,王军的职务变成了待定。
目前,王军已经有新的任职,一位接近华为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约在今年7月左右,王军的职务变成了CSO,CSO一般指首席战略官(Chief Strategy Officer)。
至此,华为车BU部分管理层架构大致包括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华为光产品线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SO王军以及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智能驾驶领域总经理李文广。
抓住紧迫的窗口期
对于华为车BU的人事等变动,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一方面汽车作为华为的新赛道,本身也在战略调整和模式探索之中;另一方面车BU内部也在进行重点聚焦,更注重产生盈利,进行商业化交付,对于当下的华为而言,汽车业务投资巨大,商业模式的压力一直存在。
事实上,华为一直是一家有成本思维的公司,并且注重商业回报,在进入新行业过程中,华为往往排兵布阵能力强大,在脚踏实地往盈利靠近。
余承东在去年7月的一次论坛上曾表示,汽车是华为现在唯一亏损的业务,华为车BU每年的投入都达到十几亿美元,直接投入7000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
而在内部,余承东定下了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的目标。在此前采访中,他曾表示:“未来将聚焦在高端市场上,20万以下的车型对于华为而言会亏损,不做了。目前智选这一块华为没有亏,也没有利润,我们帮车厂实现(销量)过了100万,车BU就能盈利。”
要想实现盈利并非易事。华为财报显示,2022年华为全年共实现营收6423亿元,其中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仅实现收入20.77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109亿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10亿元。虽然华为的BU部门都有前期的战略投入,但BU也有相应的盈利要求,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2025年盈利非常具有挑战性。
目前,华为以零部件、HI、智选车三种模式切入汽车赛道,后两者和车企的合作更为深入。其中,零部件供应模式,也是最初的B端业务;其二是HI(Huawei Inside)解决方案集成模式;其三是华为智选模式,从汽车设计到销售渠道全覆盖,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是典型的代表。
余承东曾多次表示,华为在问界上开创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就是做生态品牌。当前从市场销量来看,问界也在激烈竞争中承受压力。不过赛力斯之外,接下来华为的智选车型还将陆续上市,包括和奇瑞、北汽、江淮等车企合作的新车。比如,华为和奇瑞一起合作的首款智选车型,定位纯电轿跑,新车品牌为“LUXEED”。
余承东曾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场演讲中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只有两三年的机会窗,如果没抓住,将来这个市场就跟华为没关系。
眼下,华为车BU也在持续调整、努力抓住紧迫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