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赣南农村,满目翠绿,生机勃勃。6月26日,记者来到上犹县东山镇田间地头,感受特色产业发展给乡村带来的新变化。
(相关资料图)
东山镇是上犹县的城关镇,一个集城区、郊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复合型乡镇,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优势明显,20分钟车程可达赣州中心城区。近年来,该镇大力打造特色产业带,以线带面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发展活力。2022年,东山镇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694万元,增长34.23%。
蔬菜棚里笑声朗
9时许,一辆运菜货车停在中稍村蔬菜大棚前的平地上。“蔬菜基地占地300亩,主要种植辣椒、圣女果、茄子等。现在,每天有近1500公斤蔬菜从基地运往赣州各大商超。”中稍村党员致富带头人胡延明一边介绍,一边指导20余名村民采摘、打包。蔬菜大棚内一片忙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近年来,中稍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构建300亩脐橙、300亩有机蔬菜、600亩生态水稻、5000亩富硒油茶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公司、农户、村集体三方共赢。
数字育秧效率高
赣南山地丘陵地区耕地资源少,适宜育秧的秧田更少。正午,记者沿着通村公路,来到位于元鱼村的归心农业数字化育秧工厂。实验室里,几名工人正在通过智慧农业系统观测中稻育秧情况。
“借助这套系统,育秧大棚内可实现定时灌溉。通过自动收放大棚的帘子进行通风、避风来调节温度,保持大棚恒温恒湿的环境。”归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茂林介绍,整个育秧流水线只需9人,拥有单季稻1.5万亩供秧能力,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今年,该公司派出技术人员指导附近8个乡镇建设工厂化育秧中心,提高全县数字化育秧水平;新购插秧设备25台,配套实施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长期在这里务工的村民有19人。2022年,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为村集体带来37万元经济收益,今年有望达50万元。”元鱼村党支部书记黄学水告诉记者。
儿童研学有特色
选米、清洗、浸泡、磨浆、采摘韭菜……15时许,走进广田村初色童年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记者巧遇学生们在学习制作地方传统特色小吃——九层皮。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一会儿,香喷喷的九层皮新鲜出笼。
近年来,东山镇以运营为抓手推动广田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引进江西省和风日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市场力量盘活乡村资源,高标准规划、实施和经营初色童年研学基地,建立集蔬菜瓜果专供、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青少年儿童研学基地。“目前,基地带动周边70余人就业,累计为4000余名学生提供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场地。”初色童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邬明洋说。
“开心农场”农事忙
沿河村位于东山镇西部南河湖湿地公园,距离县城仅4公里。这些年,依山傍水的沿河村成为上犹县群众休闲度假的热门地。
如何留住人气,做强村集体经济?沿河村创新土地流转形式,有效盘活闲置土地180亩,将“开心农场”搬到现实生活,吸引众多游客驱车前往认种。
在该村“开心农场”内,成片的土地被竹篱笆整齐划分为多个小菜园,每个小菜园用标号牌注明主人的名字。傍晚时分,游客陆续来到“开心农场”,为自己承包的菜园浇水、锄草。“自租自种的菜地每平方米租金为5元,托管的菜地每平方米租金为20元。”沿河村党支部书记朱合燕介绍,依托共享田园经济等产业,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 燕 曹章保